【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编译】 据最新国外媒体消息,光网络器件制造商NeoPhotonics公司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S-1文档,是其首次正式公布发行IPO,公开募股。该公司拟发行700万股,每股价格为9至11美元。对该公司来说,公开募股一直是一条出路。早在与NeoPhotonics公司合并前,飞通光电的上市之路就开始了。但是,不管是“前飞通”还是新飞通,每一次上市行动都因各种原因迟迟不能浮出水面。那么这一次,飞通光电的上市之路能不能成功呢?相信个中缘由已引起业界关注和猜测。但不管怎样,新飞通近些年的发展已让我们有目共睹。
上市内因受困 寻求国外合作
NeoPhotonics公司还有一个身份——新飞通光电(中国)公司,其前身是深圳飞通光电股份公司,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之后,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求上市,2004年时,公司员工多达1200人,营业额在4000万美元左右,但产品结构主要面向低端。是年5月,公司欲借深圳中小企业(行情论坛)板面世之机上市,却受阻于规模等高门槛,上市之梦未能实现。当时公司的状况是:产品低端,想做高端又没有相应的技术,即使能上市,也很难能卖到一个好价格;想将自己的产品销往国外又没有销售网络。因此,寻求国外合作成了飞通光电股份公司管理层当时一种战略性的考虑。
而此时,后来成功合并“飞通光电”的美国公司Neophotonics的情况恰恰相反:只有80名员工,但皆属于高精尖型的研发人员,手中握有众多高端产品的知识产权,却苦于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无法将这些知识产权商品化、价值化,正想在中国寻找一家合作伙伴,以挖掘自己手中这些知识产权的潜力。
就这样,两家公司间的高度互补性和依赖性吸引着它们走到一起。2005年7月,经过多方协商谈判,飞通光电股份公司成为了Neophotonics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并后的新飞通光电(中国)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家最大的单纤双向器件供应商。
新飞通上市风波 高层否认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新飞通积极谋求上市的消息也一直在业界传播。2009年12月,国外媒体报道,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首席投资官Nikunj Jinsi曾透露,新飞通光电选定投资银行的工作已接近完成,“会在未来一周内选定投行,并希望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实现IPO。”Nikunj Jinsi还表示,新飞通的融资规模很可能会在7500万美元至1.25亿美元之间。但是不久,新飞通公司的高层否认了这一说法。
“去飞通化”IPO 却迟迟未果
2010年4月,NeoPhotonics Corp又再表示,已申请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筹资至多1.15亿美元。只是这一次,NeoPhotonics的IPO行动被很多业内人士和媒体看作是“去飞通化”,因为在公司董事会中只有Robert Peng一人是有中国背景,管理层中已经完全看不出过去飞通的影响了。当然,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一次的S-1表格显示,Photonics将中国的外汇控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甚至中国的新劳动法和包括禽流感在内的传染病都看成其在中国的经营风险。但不管“去飞通化”的说法成不成立,这一次的上市行动也迟迟未能完成。
拟700万股上市 却开始盈利了
这一次,NeoPhotonics公司拟发行700万股,每股价格为9至11美元。对该公司来说,公开募股一直是一条出路。但有趣的是,NeoPhotonics公司开始盈利了。根据公司公布信息显示,2010年前九个月净收入为280万美元,而总收入为1.329亿美元。而此前2008年公司亏损2850万美金,2009年,该公司亏损大幅度减少到710万美元,2009年度营收从上年的1.34亿美元增至1.5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