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秋季多发咽炎11招帮你护咽喉

摘要:秋分之后的感冒主要由风邪和燥邪引起,这些感冒不仅会带来干咳,鼻涕和痰里有时还会带着少量血丝。有咽炎的人就更遭殃,喉咙感觉又肿又痛,即使感冒好了,咽炎的症状也不一定能同时减轻。为了避免秋季感冒带来的困扰,我们应当注意滋阴润燥。

  秋分之后的感冒主要由风邪和燥邪引起,这些感冒不仅会带来干咳,鼻涕和痰里有时还会带着少量血丝。有咽炎的人就更遭殃,喉咙感觉又肿又痛,即使感冒好了,咽炎的症状也不一定能同时减轻。为了避免秋季感冒带来的困扰,我们应当注意滋阴润燥。

  既然吹冷风可能伤咽喉又伤“面子”,在刮大风的天气出门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饮食

  1、吃清火润燥的食物

  在饮食上,我们应当多吃一些清火润燥的食物,如甜味和酸味果蔬。梨、香蕉、柚子、橙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多喝些杏仁汤也有不错的效果。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制五汁安中饮(牛乳60毫升、韭菜汁、生姜汁、梨汁、藕汁各10亳升的混合物)饮用,润燥效果很好。

  2、少吃瓜。

  选择水果时需要注意,立秋后虽然市面上还能买到西瓜,但是最好少吃。因为秋季容易发生腹泻,如果再多吃西瓜这样的凉性水果,更易引发腹泻,尤其要少给孩子吃。

  3、饮食规律。

  有些人吃饭不能保证时间和质量,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造成体质衰弱,容易感冒,加重咽炎。有些人偏爱各种肉类和油煎食物,不吃蔬菜;也有些人害怕发胖,只吃蔬菜和少量谷物面食。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体内营养失衡,造成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缺乏,体质下降,也容易引起或加重咽炎。

  所以,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健

  1、冷水洗脸、热水泡脚。

  每日早、晚养成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脚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为了避免早晨吹冷风让鼻腔不适,还要坚持用冷水洗鼻,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鼻子适应了冷空气,也能减少冷风吹入气道引起的不适,有助于降低咽炎发生的几率。

  2、避免受寒受风。

  秋冬季外出时应注意头面部保暖,可以戴上围巾、帽子和口罩,这样可以将头部保护周全。

  3、适度增加有氧运动。

  下班后积极锻炼,不要一下班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可以做做健身操,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给自己解压,避免过度焦虑及劳累。本身患有咽炎的人,可以备点西瓜霜清咽含片,防止上班路上吹寒风后嗓子疼,影响一天的工作状态。

  5、适当活动增强体质。

  对于预防疾病来说,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是很重要的。很多上班族平时都待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中,活动不多,秋季出门吹了寒风,再加上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咽炎就特别容易发生。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即使工作忙碌,也要抽出时间适当活动活动,如果住的楼层不是很高,应当养成爬楼梯的好习惯,以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

  6、秋冻并非人人宜

  “春捂秋冻”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但秋季容易刮大风,天气渐凉,这时适当加强防寒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但秋冻却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秋季着装一定要保证肚脐、后背和足部不受凉,因为肺气与背部相通,背受凉易导致各类呼吸道疾病。而脚上有很多穴位,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受风着凉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

  7、秋冻应看“天时”。

  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是可以的。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造成气温急剧下降时,还一味地追求秋冻而不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引发疾病。

  同时,要领悟秋冻的内涵,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也要注意加强锻炼。但注意无论何种活动,当周身微热即可,不要弄得满头大汗。

  8、合理用药是第一要素

  很多人认为咽炎只是个“小毛病”,用抗生素就能很快解决。尽管临床医生对于抵制滥用抗生素做出了努力,但是仍有不少咽炎患者自行到药房购买抗生素服用。其实,这样用药对于治疗咽炎有害无益,可能因滥用抗生素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让咽炎更难治疗。

  咽炎犯了应尽早治疗、合理用药。当出现声音嘶哑,喉咙干痒、疼痛、红肿等症状时,可以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作用的中成药。

内容来自:中国健康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3/10/10/20131010030333914419.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秋季 咽喉
文章标题:秋季多发咽炎11招帮你护咽喉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