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移动PTN测试几近尾声 苏、鄂、浙三地表现各异

摘要:记者从设备商获悉,中国移动近日正召集11省相关负责人,探讨PTN集采与规模部署需求。随着PTN测试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移动正从技术、设备、布网、成本等各方面全面考量,PTN进入规模部署的前夜,呈现一触即发之势。
        中国移动于去年起对PTN进行测试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烽火北电五家厂商参与供货,其中第一阶段为实验室测试,第二阶段为模拟业务加载测试阶段,第三阶段目前正在开展,为现网测试阶段。记者从设备商获悉,中国移动近日正召集11省相关负责人,探讨PTN集采与规模部署需求。随着PTN测试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移动正从技术、设备、布网、成本等各方面全面考量,PTN进入规模部署的前夜,呈现一触即发之势。 

        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一位传输专家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PTN和移动回传试点,目前正在关键的决策阶段,各地表现结果各异,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国移动当前正努力推动TD的分组化和IP化,承载IP化也正在试点。限制MSTP大规模引入、转向分组化设备是大势所趋,但因为PTN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运营商在考虑现网应用时比较慎重。 

        3G启动,LTE箭在弦上,固定宽带业务承载也进入运营商视野。中国移动设计院有线所副所长高军诗透露,国内运营商迎来全业务竞争的时代,但城域网网络结构并未形成规范。对中国移动来说,全业务城域网既要承载移动基站业务,又要承载其它宽带业务,随着网络全IP改造加速进展,PTN成为下一步部署的热点技术。尽管中国移动在浙江等地的PTN测试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表现,但由于技术路线尚不明确,集团层面并未考虑PTN大规模部署问题。 

        其实除了技术路线不明确,厂商供货设备的性能不足也成为当前PTN未能规模部署的瓶颈,这从中国移动在武汉、南京等地测试的表现中可以窥见端倪。此外,标准化问题尤为突出。在移动研究院该传输专家看来,运营商在反应网络功能实际需求方面更加适合,标准化组织应该由运营商主导;如果标准化以设备制造商为主导,则在保护现有投资和保持兼容性方面考虑更多。 

        尽管目前MSTP可以满足要求,但未来,以PTN承载3G移动回传网络成为大势所趋,也已进入中国移动考虑的范畴。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标准所张国颖表示,3G移动回传网络需满足5大功能:即需满足承载大规模多业务、业务差异化的QoS保证、回传网内和网间电信级的保护、OAM及同步要求。 

        而在选择承载LTE回传的技术路线时,移动研究院传输专家介绍,中国移动主要考虑4个要求:符合业务模型;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符合运营维护的模式和习惯;成本需要较低。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