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天科技电力光纤到"户"新技术受到业界关注

摘要: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8日主办的《智能电网机遇与挑战高层论坛》上,中天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谢书鸿提出电力光纤到户新技术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8日主办的《智能电网机遇与挑战高层论坛》上,中天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谢书鸿提出电力光纤到户新技术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据谢书鸿介绍,目前,研究智能电网建设,对发、输、变、配、用、调度六大系统实现智能化的研究和解读比较多,而从输电和通信线缆角度研究较少。智能电网既需要光纤光缆,也需要特种增容导线。 

       谢书鸿提出,智能电网是电力和通信网络的全面融合网络,需要考虑电力传输和信息传输二者功能的良好融合,充分利用传感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复合在我们现有的电力网络中。他预测,智能电网将带来新能源革命、新网络革命和新生活方式的革命。 

       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2010年可望实现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智能变电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多网融合"等五项试点工程建设的突破。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专家指出,智能电网一定需要利用光纤光缆,特种电力光缆和光电复合缆强力支撑。我国利用OPGW、OPPC、ADSS等特种光缆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先进可靠的电力专用光纤通信网络,其应用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总体上呈"骨干网强、接入网弱"、"高(电压)端强,低端弱"的态势,配电/用户接入侧通信差距较大、通信网基础最薄弱。 

       据了解,中天科技是我国最大的OPGW、OPPC生产基地。而这两项技术是在传统的输电地线、导线中融合光信息单元,是导线与特种光缆的高度融合和集成产品。既充分利用输电线路导地线资源,也提高了导地线的使用寿命。OPPC技术是OPGW、ADSS的延伸,实现电力通信从骨干输电网络延伸到配电网络,主要适用于110kV、35kV、10kV等城网、农网通信改造及配网自动化系统,构建智能配电网。OPGW和OPPC也是新型的智能导线和地线,是构成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的基本要件,可利用光纤实现导地线在线监控和状态监测。 

       坚强电网也需要不同的增容导线、特种导线。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电网负荷高低变化频繁,峰谷差越来越大,如风能就具有明显的"间歇效应"。智能电网必须具备调荷能力,就要求输电导线具备高温升,即采用增容导线(高温导线)。电网跨越不同区域、不同气象条件、不同应用环境,必将催生不同特种导线产品。如大跨越工程需要特高强度导线,覆冰区域需要高强度抗冰导线,大容量输电需要大截面导线,老旧线路增容改造需要节能增容导线。中天科技也是我国最大的增容导线生产基地。 

       "通过OPGW、ADSS、OPPC等光缆解决骨干网、配电网电力通信技术,需要解决用电侧"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 中天科技利用电力网的"最后一公里"的"每家每户"的电缆或电线,复合进入光缆,开发成功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集电缆和光缆于一体,"一线四用"解决终端供电、信号传输、宽带接入等问题,实现电力网、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多网融合", 最终实现"智能全光电网"目标。中天科技凭借光通信网络物理链接多年经验积累,在国内首家推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基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的电力光纤到户PFTTH接入部署方案,推行智能电网光电无缝链接,实现快速高效的安装、开通、管理和维护。 

       谢书鸿提出,中天科技将采用采用纯PON技术,实现光纤到配变站、到智能电表的光纤接入;利用ONU或ONU+SWITCH实现对数字电站和智能电表的管控信息交互;采用PON技术PFTTH接入,直接入户的光纤链路,实现稳定高速的宽带接入服务,开展更多增值服务,包括语音、家电智能管控、电器故障视频维修连线等。 

       谢书鸿说,中天科技已有电力传输和信息传输产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将从物理化产品生产向工程化、系统化方向转化,开展智能电网系统平台建设研究。 

       华东电力设计院教授级高工赵连歧认为,智能电网是一种智能化的未来电力系统,通过智能通信系统来连接所有电力供应、电力网络和电力需求等组成要素,同时为电力供应单位和电力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效益。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0/05/18/2010051807480003125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中天科技 新技术 业界 关注 光纤Hubb
文章标题:中天科技电力光纤到"户"新技术受到业界关注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