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TCL跨国战略任重道远

摘要: 2003年对于TCL而言是做“大”的一年。“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TCL-汤姆逊的成立意味着TCL的国际化之路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也意味着TCL已经初步

   2003年对于TCL而言是做“大”的一年。“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TCL-汤姆逊的成立意味着TCL的国际化之路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也意味着TCL已经初步具备了与世界级企业同场竞技的能力。作为国内信息电子产业市场的一支生力军,TCL的一系列举动令业界叹为观止。但作为喝“头啖汤”的先行者,TCL的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陈伟周
   2003年11月3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这一天不仅对于TCL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日,TCL与国际知名企业法国汤姆逊集团(THOMSON)签订了关于电视业务全面合并重组的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香港成立一间合资新公司,TCL拥有合资公司的控股权(TCL占67%,THOMSON占33%)。合资公司将具有1800万台彩电年销量的全球第一规模,约占全球彩电市场份额的10%。这将是中国企业首次在主流产业领域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这项合作,意味着TCL的国际化之路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意味着TCL已经初步具备了与世界级企业同场竞技的能力。
    厚积薄发,TCL 拓展海外市场,为创建世界级企业的努力的国际化战略终有所成。
    与欧洲家电巨人汤姆逊合并彩电及DVD业务,一夜之间坐拥1800万台彩电年产能,TCL向世界证明的不只是TCL成为全球最大彩电制造企业,更吹响了中国家电企业晋身世界级企业的号角。而实际上,TCL的国际化之路数年前已初露端倪。
    1999年,TCL在越南开设其第一家境外工厂;2002年,TCL拿出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施耐德;随后,TCL通过在美国的控股公司莲花太平洋全资收购了美国高威达公司,试图通过这个老品牌进入美国市场。此外,TCL集团还引入了日本东芝、住友,香港金山等五大战略投资者。
    有消息还称,和汤姆逊的合资协议签订不久,TCL总裁李东生就投入了另外一场谈判中,据称对手是日本一家“在数字电视方面颇有建树”的企业,而谈判的内容则与并购有关。  
    总的来说,TCL有着三个主要的海外战略。第一,依托中国大市场,确立在国内中高产业中的领先优势,然后拓展国际市场;第二,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自有品牌;第三个战略是在发达国家开拓OEM、ODM业务,活用当地知名品牌拓展当地市场。
    截至年底,TCL旗下已经拥有了多个品牌,TCL全球性品牌战略的雏形已经显现。表现在运作方面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针对不同的营销区域、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结构层次积极开展多品牌市场战略。TCL集团未来品牌战略的理想状态是将这几个品牌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并依据市场进行区隔。比如在欧洲市场TCL用“施耐德”,在美国市场用“高威达”,在国内市场则用“TCL”和“乐华”进行错位竞争……
    目标很明确。“中国企业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500强,要么成为它们的一部分”,TCL总裁李东生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而拟“直面”世界商战舞台的TCL-汤姆逊则充分利用了TCL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亦即“制造”,可谓是有的放矢。
    “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信息电子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凡是想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去的企业,一定要形成全球的竞争力。TCL集团的举措是“中心开花,以点带面”。
    众所周知,TCL集团的两大核心是彩电和手机业务。彩电方面,TCL已经“霸气初现”,而在手机业务方面,TCL今年也颇有建树。
    记者从信产部了解到,今年1-10月份,国内市场手机累计销售6662.52万部,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TCL位居榜眼。而TCL国际日前也宣布,11月份TCL手机销量约为86.8万部,较上月增加24%,同比增长33%,至11月底,其手机销量为858万部。值得注意的是TCL继续保持着国产手机品牌最高的盈利。
    而在日前,TCL移动总经理万明坚更向包括英特尔、东芝、德州仪器等国际巨头在内的300余名TCL手机全球经销商表示,不排除明年收购国外手机厂商的可能。
  12月5日,2003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揭晓。“TCL”品牌价值以267.12亿元名列前茅,品牌价值增长42.3%。作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TCL在家电、通讯和IT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2003年度,TCL空调巧妙地避开“价格战”的雷区,预见性地从渠道和网络方面独辟蹊径——成立千店会所、实施千店工程,并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在一片行业价格战的硝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业绩,得到广大经销商和用户的赞誉。据悉,TCL白电计划明年继续收购或重组一至两家冰箱企业,并实现冰箱、洗衣机的“双百万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TCL与英特尔公司在10月底正式拉开全面合作的大幕,联合开发消费电子、通讯和计算机领域基于3C融合的新技术产品,从而揭开了中国3C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而正是由于TCL拥有国内最齐全的3C产品线,并在彩电、通讯、IT等三大产业领域都取得了领先的地位,才有了英特尔主动向TCL伸出橄榄枝的此次强强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英特尔和TCL的合作,将大大推动中国3C产业的发展。对于欲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TCL而言,则是一个全面提升其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产品竞争力的大好时机。
  “中心开花,以点带面”,12月22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03年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评估与分析课题成果,重新排定了广东省大型企业竞争力50强座次,TCL荣登榜首。可以肯定,TCL在今年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面是满怀雄心壮志求发展,而另一面TCL集团也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部业务调整的艰辛。机遇与风险并存,TCL打造世界级企业之路任重道远。
    TCL集团的“龙虎计划”无疑已是众所周知,按照“龙虎计划”,TCL集团在2003年到2005年必须实现46.8%的年增长率,在2006年到2010年实现16.5%的年增长率,而2002年TCL集团的销售收入为221亿元。
    一面是发展的雄心壮志,而另一面TCL集团也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部业务调整的艰辛。
    在彩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国产长虹、创维、康佳,外资索尼、松下等都对TCL的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低端产品市场基本是亏损赚吆喝,大部分的利润都来自于高端市场等离子、背投等产品。而TCL-汤姆逊更是要“直面”世界级企业,进行一番“肉搏战”。
    在手机市场,尽管TCL目前国内手机销售量名列三甲,并继续保持着国产品牌最高的盈利,但200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已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个百分点,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国产手机品牌的微利时代过早地来临。
    此外,TCL在白色家电方面表现一般,而空调、电话、电工、照明等业务实在是无法对集团业绩贡献太多的利润。可以说,TCL集团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发展时刻。
    摆在TCL面前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怎样将自身的优势产业做强,另一方面是将与合作企业的整合风险降到最低。而其中,后者无疑是关键。毕竟,无论是汤姆逊的彩电业务,还是长岭旗下的宝鸡冰箱厂都是原本亏损的业务。“接手烫山芋”,这话很残酷,但却是TCL必须接受并加以改变的现实。
    TCL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跋涉了5年,它的同伴还有海尔、华为等企业。它们各自探索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步履维艰。走出中国企业盘桓数年的新兴和边缘市场,进入主流市场,就更是一场难打的仗。文化差异巨大、缺少国际业务人才、全球业务整合风险……这每一条都意味着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欲取之,必先予之”。对于TCL而言,当务之急是消化汤姆逊置入合资公司的一个亏损业务,亦即TCL-汤姆逊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扭亏为盈,然后才是成为世界级企业。
    “为创建世界名牌企业而努力奋斗”,这是2002年1月3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视察TCL时的题词。时光荏苒,2003年也将匆匆而过,众所周知的TCL“龙虎计划”目标之一——多媒体终端进入世界前五强已经实现,但TCL国际化之路的帷幕才刚刚拉开。前方是鲜花更隐藏着荆棘,但无论TCL-汤姆逊结果如何,TCL都将获得成为世界品牌的机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TCL的国际化之路已经开了个好头,且看其如何“上下求索”!

内容来自:通信信息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2/31/2003123108591239062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TCL
文章标题:TCL跨国战略任重道远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