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电信研究院:全球CDMA市场发展新格局a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商用至今,CDMA系统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10月,韩国的SK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cdma20001x网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3G商用网络。2002年1月,SKT又推出了全球第一个EV-DO商用网络。cdma20001x和EV-DO进入市场商用的时间分别早于WCDMA、HSPA。

 

    全球CDMA商用历程和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商用至今,CDMA系统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10月,韩国的SK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cdma20001x网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3G商用网络。2002年1月,SKT又推出了全球第一个EV-DO商用网络。cdma20001x和EV-DO进入市场商用的时间分别早于WCDMA、HSPA。
 
  全球cdma20001x和EV-DO商用进展可归纳为如下3个阶段。全球CDMA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图1 全球CDMA发展历程(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2000年~2002年,cdma20001x处于市场起步期,cdma20001x网络和终端技术逐步成熟,网络部署不断拓展,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从2002年开始,EV-DO进入市场
 
  2003年~2005年,cdma20001x处于市场快速发展期,cdma20001x用户增长迅速,年均新增5590万户。EV-DO进入市场起步期,部分cdma2000 1x开始向EV-DO升级。
 
  2006年至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cdma20001x进入市场成熟期,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cdma20001x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而EV-DO则进入快速发展期,全球EV-DO用户规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从商用网络数量来看,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全球共部署了234张cdma20001x商用网络、90张EV-DO商用网络,其中包括75个EV-DORev0商用网络和15个EV-DO Rev A商用网络。全球cdma2000 1x/EV-DO商用网络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全球cdma2000 1x / EV-DO商用网络统计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从用户规模看,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全球CDMA用户累计达到4.51亿户,其中cdma20001x用户累计达到3.41亿户,EV-DO用户累计达到9693万户,绝大部分IS-95用户已向cdma2000网络转移。 

  在全球3G市场,与WCDMA/HSPA相比,cdma20001x/EV-DO用户规模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在2008年一季度,WCDMA的累计用户数为2亿户,其中HSDPA用户数约为3500万户。全球3G用户数统计如图3所示。


图3 2001~2008年一季度全球3G用户数统计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目前,cdma2000用户主要集中在亚太和北美地区。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两个地区的cdma2000用户数占全球cdma2000总用户数的比重高达82.3%。全球各区域cdma2000用户发展统计如图4所示。


图4 全球各区域CDMA2000用户发展统计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 

  从市场在售终端款数看,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全球cdma20001x商用终端1393款,EV-DO商用终端557款;WCDMA商用终端936款,HSDPA商用终端479款。cdma20001x和EV-DO的商用终端款数一直领先于WCDMA和HSDPA。全球cdma20001x/EV-DO/WCDMA/HSDPA商用终端款数如图5所示。


图5 2004~2008年一季度全球cdma2000 1x/EV-DO/WCDMA/HSDPA商用终端款数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纵观全球CDMA发展历程,我们看到CDMA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从产业成熟度来看,cdma20001x、EV-DO进入市场商用的时间均比WCDMA、HSPA早两年。从市场规模来看,cdma2000与WCDMA两大产业规模相当,cdma20001x/EV-DO的用户规模一直领先于WCDMA/HSPA。
 
    全球CDMA运营商的发展特点分析
 
  从全球CDMA运营商的发展来看,CDMA运营商在本国通信市场一般都处于挑战者地位。虽然CDMA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波澜,但是CDMA运营商整体的竞争能力比较强,尤其是以北美和日韩为代表的CDMA运营商,更是在全球3G业务的发展中独树一帜,利用CDMA技术特性和自身业务创新能力,市场表现出色。
 
  1.高盈利能力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
 
  在美国市场CDMA商用化时间晚于TDMA,并没有抢到市场先机。但是,CDMA在随后的竞争中表现出色。截止到2007年底,美国移动用户共有2.57亿户,其中CDMA用户为1.38亿户,超过美国移动用户总数的50%。CDMA业务快速发展主要归因于CDMA技术的平滑演进特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成本实现CDMA网络部署和升级,促使CDMA网络保持技术先进性及领先地位。Verizon Wireless作为美国第一大CDMA运营商,其表现更具代表性。 

  Verizon Wireless于2003年10月开通了北美首家EV-DO网络,2007年开始将网络升级到EV-DO RevA,目前已有70%的网络升级至EV-DO Rev A,CDMA网络覆盖约2亿的美国人口。截至2007年底,Verizon Wireless业务收入达到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其中数据业务收入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5%;净利润38亿美元,同比增长27.5%;移动用户数为6570万,同比增长11.3%,其中移动数据用户为4720万户,占移动用户数的74%,同比增长37%;同时离网率最低,仅为1.2%。2004~2007年Verizon Wireless用户发展情况和业务收入发展情况分别如图6和图7。


图6 2004-2007年Verizon Wireless用户发展情况(来源:Verizon)


图7 2004-2007年Verizon Wireless业务收入发展情况 (来源:Verizon)

  AT&T是美国第一大GSM/WCDMA运营商。对比VerizonWireless和AT&T的经营业绩可以发现,两家公司的用户规模相当、收入接近,但VerizonWireless的净利润却是AT&T的2倍。截止到2007年底,VerizonWireless的用户数为6570万,比AT&T的7010万户略少一些。2007年第四季度,Verizon Wireless的ARPU值为51.49美元/户月,AT&T的ARPU值比Verizon Wireless的要低,为50.28美元/户月。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可由用户数与ARPU值相乘得来。因此,2007年第四季度,AT&T和Verizon Wireless主营业务收入是非常接近的。但是,Verizon Wireless的净利润达到了30亿美金,而AT&T只有15亿美金。表1为Verizon Wireless与AT&T2007年第四季度无线业务的经营比较。


表1 Verizon Wireless与AT&T无线业务经营比较(2007年第四季度)来源:公司财报

  CDMA技术平滑演进的特性和技术领先优势为VerizonWireless抢占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较低的网络投资和运营成本为其出色的盈利能力提供了保障。
 
  2.强业务创新能力运营商——KDDI
 
  KDDI利用cdma2000的技术特点,力求体现自己特色和差异性的服务,与传统运营商展开竞争。在KDDI的移动业务体系中,基于CDMA网络的“au”业务无疑最具价值与竞争力。在au品牌下,KDDI提供基于cdmaOne、cdma20001x以及EV-DO等标准的移动业务,KDDI还成立了专门的移动业务部门,全力以赴发展au品牌,目前au已成为KDDI的重要组成部分,旗下收入约占KDDI总收入的80%以上。自KDDI于2002年4月引入3G业务以来,绝大部分au业务用户纷纷升级到3G服务。
 

  KDDI在推广移动业务时,还先后在移动通信品牌“au”品牌的基础上建立了移动互联网品牌“EZ”以及EV-DO品牌“WIN”。KDDI业务的品牌关系如图8所示。


图8 KDDI业务品牌关系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

 
  “EZweb”品牌:2000年5月,KDDI正式建立EZWeb作为移动数据业务的门户品牌,并一直沿用至今。在移动互联网品牌EZweb下,KDDI推出了定位业务、电影下载、音乐下载等服务。
 
  “WIN”品牌:2003年11月,KDDI推出了技术更为先进的EV-DO服务,并建立了品牌WIN,WIN的意思是“我们塑造未来”,主要提供高达2.4Mbit/s的连接速度来接入宽带服务内容。WIN的推出扭转了KDDI的ARPU值下滑的走势。 

  从业务内容来看,“au”品牌主要有以下几大领域的内容,各个领域都具有各自的子品牌和特色业务,具体如图9所示。


图9 KDDI“au”品牌的主要业务领域(来源:KDDI)

   数据内容和电子商务是KDDI“au”品牌的主要业务领域,在这两大领域中,KDDI按照各项业务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多个业务子品牌。如在数据内容领域上建立音乐下载、电影、游戏、电子书籍和移动搜索等一些实用性业务品牌,而在电子商务领域则建立了在线拍卖和商店街等业务品牌。
 
  此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KDDI公司营销策略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以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为用户带来丰富多彩的终端和数据业务,吸引用户使用自己的网络和业务。通过不断开发有特色的新业务,KDDI的“au”品牌保持了业务领先优势,并在日本率先推出了音乐下载、定位导航、电子商务、移动游戏、移动搜索等“重量级”业务,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和高端用户加入,包括原属于DoCoMo的许多高端用户。
 
  基于CDMA网络的技术优势,凭借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KDDI用户市场份额持续攀升,1998年7月,出于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成为市场挑战者的战略目的,KDDI开始商用CDMA网络。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截止到2007年底,KDDI拥有的CDMA用户已占日本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29.0%,从而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日本通信市场取得了稳固的市场地位。
 
  3.融合全业务发展运营商——SKT
 
  SKT作为韩国主要的移动运营商之一,其增值业务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移动增值业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娱乐、资讯、金融、定位、搜索等多个领域。而韩国SKT在3G增值业务方面如何开拓和创新,一直备受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关注。
 
  根据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SKT不断推出非常有特色的业务品牌。SKT基于CDMA网络技术先后推出了“NATE”、“June”两大业务品牌,“NATE”是于2000年10月推出的基于cdma20001x网络的业务品牌;“June”是2002年11月,SKT在原有移动电话服务的基础上,推出的基于cdma20001xEV-DO网络的数据多媒体业务品牌。随着市场的发展,SKT将自己定位于全新的信息服务提供商,并立志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融合业务,为了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求,2006年SKT又推出了全新的“T”业务,力求打造一个全新的融合业务品牌。
 
  除此以外,针对一些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增值业务,SKT又推出了多个特色增值业务品牌。其中包括“MONET”移动金融业务、“MelOn”移动音乐门户、“GXG”移动游戏、“S-DMB”手机电视等多媒体业务以及其他行业融合业务。SKT的业务体系如图10所示。


图10 SKT业务体系

   SKT的企业战略目标是成为多元化运营商,从电信运营商转型成为综合媒体公司,并为用户提供跨越ICT领域、金融、家庭应用等领域的融合业务,形成一个无处不在的业务网络,覆盖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融合类业务正在成为SKT业务体系中的主流,从主营业务的品牌演进到各种主打业务品牌的推出,都是围绕着这一战略进行。“T”业务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建立的新业务品牌。
 
    CDMA未来发展预测
   从2007年开始,全球cdma20001x网络全面向EV-DO转移,cdma20001xEV-DO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cdma2000 1x EV-DO Rev.A将成为未来2~3年CDMA市场的发展重点。同时,cdma2000 1x EV-DO Rev.A可以通过安装软件升级到Rev.B。预计cdma2000 1x EV-DO Rev.B将于2008年进入市场,从2009年开始其商用网络的部署。CDMA 1x EV-DO技术商业化进程如图11所示。


图11 CDMA 1x EV-DO技术商业化进程

   全球CDMA市场发展潜力较大。预计,2011年全球CDMA用户总数将接近7.2亿户,年复合增长率为13.8%;EV-DO用户将达到2.1亿户,年复合增长率为68.2%。2007~2011年全球CDMA用户预测如图12所示。


图12 2007-2011年全球CDMA用户预测 (来源: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从全球各区域的网络发展来看,亚太和北美是CDMA发展最好的地区,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也逐步成为CDMA的主要市场。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美国Verizon、中国联通和印度Reliance排名全球CDMA运营商前三甲。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全球CDMA运营商排名如表2所示。


表2 全球CDMA运营商排名(截止到2008年一季度) 来源:Wireless Intelligence

  随着我国3G重组,中国电信以1100亿元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网,CDMA网未来发展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同时,中国通信企业目前在CDMA设备市场以及终端市场上的明显优势,也将会大大推动我国CDMA产业的发展,并将使得全球CDMA产业格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内容来自:通信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8/08/11/200808110246378185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CDMA 市场
文章标题:电信研究院:全球CDMA市场发展新格局a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