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关于本站
中国科大潘建伟、包小辉等在量子网络方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地利用多光子干涉将分离的三个冷原子量子存储器纠缠起来,为构建多节点、远距离的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1月2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上。
12月19日凌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对外发布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入选。“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文中这样写道。
量子保密技术只可能是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当然可以有试点工程,但不一定要做成大规模铺开的工程项目。操之过急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媒体的过份渲染和资本市场的炒作还会把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潘建伟院士也担心京沪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如果在过度炒作的舆论环境下,可能不利于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
日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活动现场,“京沪干线”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表示,目前中国量子通信技术领先国际相关技术水平5年,并将在未来10到15年持续保持领先。
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形成了很强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储备,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量子通信团队在该领域相继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启了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的大门,为我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国际同行的标杆,实现了从“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等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在实验中演示了图像的反事实传输,相关成果最近以 "Direct counterfactual communication via quantum Zeno effect" 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PNAS 114, 4920 (2017)]。
5月3日,科技界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中国科学院5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这个“世界首台”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攻关突破的成果。
据科技日报3月11日报道,潘建伟曾对量子通信时代展望,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来每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转款、支付等消费行为,都能够享受到量子通信的安全保障。
“从原理上说,量子通信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保障通信安全,没有什么假设条件,因此对于安全信息‘裸奔’是比较彻底的解决方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10位作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我国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现年47岁的东阳籍科学家潘建伟位列其中。在网络投票环节,潘建伟共收到1440多万张投票,在20位候选人中排名第一。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等人,清华大学王向斌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404公里光纤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记录,这项工作不仅是MDIQKD,同时也是所有类型的QKD的最新光纤安全传输记录。
当前第3页 共5页 共49条  跳转页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