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日前,有新闻报道称,用手机看电视、上网;用电视打电话、上网;用电脑打电话、看电视,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混搭”,今年内或将走进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这就是国家5年内着力打造的“三网融合”,而武汉有望成为“三网融合”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谈论多年的三网融合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然而人们的担忧也日益凸显,利益方之间的争夺战何日是头?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不管从技术还是资金层面上,都具备了三网融合的条件,主要还是体制方面的问题。
体制困扰由来已久
早在1998年就已经提出三网融合,但至于什么是三网融合、如何融合,人们并没有清晰的认知。随后,2005年和2008年也提到过,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2009年国家再次提出,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但当时并未对双方进入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各有各的网络,各有各的业务,而在过去的融合中,双方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地盘,保卫自己的利益。所以整合动作缓慢,一直没有实现融合。
急需配套政策
三网融合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但从宏大的规划到企业的具体落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工作需要政府快速推进:首先是政策的可操作细则。虽然目前的政策已为三网融合定调,但这一政策还过于笼统,一些细节有待明确。例如,政策中试点的范围和规模还未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中谈到的 “条件”也需细化;对于增值业务和部分基础业务需要进行定义等。其次是明确标准。三网融合要实现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制式内容之间的互联互通,涉及多个层面的标准。我们可以想象,当人们把高清录影、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应用和服务在家中的电视、手机、电脑以及汽车娱乐或GPS显示终端上转换时,背后需要很多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支撑。如果标准规范不统一,很难谈论三网融合。因此,“三网融合,标准先行”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利益分隔是关键
三网融合提了很多年,之所以进展缓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分隔。对于三网融合,既然是要融合,就应该平等对待,不分大小,不分出身。但从现实来看,这的确非常不易。如果不是给权力寻租提供空间,也就只能迟滞整个产业的创新步伐。
按目前的行业管理体制,电信和广电分属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而如果具体到更细致的管理内容,还可能涉及更多的管理部门,如文化、出版部门等等。那么,推行三网融合,势必要涉及不同部门之间利益的分配、调整和整合——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相互掣肘的问题。
[讯石报道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