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医械全球裁员3000人 中国或受波及

讯石光通讯网 2016/2/1 9:56:34

  强生医械全球裁员3000人 中国或受波及

  近日,跨国医疗巨头美国强生(Johnson &Johnson)公司宣布,为节约成本,未来两年内将在医疗器械部门裁撤约3000个岗位,约占该部门在全球人力的4%~6%。

  根据2015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来看,强生医疗器械的营收接近190亿美元,但仍下滑了10.4%,为业绩表现最差的部门。

  强生发言人表示,本次裁员影响到的部门包括骨科、外科及心血管设备等,具体涉及到的产品尚未有规划,但不涉及消费医疗器材、视力保健产品和糖尿病保健业务。此外,裁员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发言人也没有透露。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强生医疗器材在中国的办事处,想就中国地区可能涉及的裁员状况和市场影响进行采访,1月29日,美国强生总部回应称:“这次的战略计划是为期2年的计划。我们尚未对外公布确切的实施工作。我们致力于在中国整体业务的发展并计划持续投资于我们业务的开展。”

  针对此次的裁员动作,强生公司则重申了其2015年全年预测,并表示,在设备部门的重组举动不会影响到其1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一方面,是中国呈爆发趋势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是跨国药企的大幅度裁员的动作频频。强生的3000人裁员计划,被业内人士看作是这股裁员大浪潮在今年的新一轮开端。

  从2014年以来,各大跨国药企先后宣布大幅度裁员。诺华、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百时美施贵宝等知名药企纷纷进行“瘦身”。百时美施贵宝裁员近1000人,几乎涉及其在中国区的所有事业部门,引发员工抗议并且对薄公堂,也成为在华跨国药企的最大规模裁员案例。

  种种事件表明,跨国医疗巨头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业内人士认为,许多大型药企面临专利药到期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内交外困局面,不得不调整企业策略,或改变产品线,或兼并重组,精简人员和压缩开支已是削减成本的常见手段,目的在于集中资金推进研发和新产品的上市。

  在国家政策主导的层面,公立医院优先配置使用国产医用设备和器械已经成为业界的全新风向标。受惠于此,以东软、上海联影、迈瑞等诸多中国的本土厂商赢得发展机会,风头正健。而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长期占据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跨国巨头,近些年也屡遭外界指其垄断的非议。

  中国正在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医疗市场,跨国医疗企业不想拱手让出市场份额,就需要变轨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报——芮益芳

新闻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