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H因其部署难度大、成本高、运行管理复杂一直被业界认为是网络演进道路上一块“难啃的骨头”。数据表明,我国
FTTH网络已经覆盖超过1000万户,实装用户只有约100万。包括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都对宽带接入十分重视,尤其是中国电信2011年推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在推进
FTTH方面投入力度空前。在本次2011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参观了
FTTH解决方案之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对记者表示,综合国外
FTTH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推动
FTTH前进的要素有三方面:一是用户端和局端设备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成熟,降低了
FTTH的部署成本;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如三网融合和宽带战略;三是市场竞争。敖立认为,目前用户需求尚不能成为驱动
FTTH的主要动力,而且实装用户不多,意味着大量的网络投资无法短期内收回,但从占领用户驻地网路权及未来长远竞争的角度来看,运营商不得不力推
FTTH,“跑马圈地”。
据记者了解,国内接入用户侧的光纤资源具有独占性,这也是导致各运营商急于“跑马圈地”的主要原因。而国外的政策与国内不同,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光纤资源必须可租赁,即不存在独占性;二是为推动
FTTH,铜线资源必须可租赁,而如果代之以光纤,则可不必租赁。相对而言笔者认为,目前在国内推行
FTTH的难度较大,如果运营商的接入网光纤资源没有独占性,则无法保障运营商的积极性。
导致
FTTH部署难度大的原因在于ODN(光配线网络)。据敖立介绍,ODN网络中的线缆及配套设施及工程施工投资占据了整个
FTTH网络初期投资的80%以上,而且建设周期长,因此,有人毫不夸张地认为ODN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第三张固网。同时,ODN需要保证20~30年以上的可靠使用,因此,相关设施及施工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如果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故障频发则解决难度极大。在整个ODN网络中,对于成本及施工要求最高的是建筑物内的入户段,ODN全程线路中超过80%的投资都集中于这一段,与传统的铜线装维相比,光缆装维过程中的熔接、成端等工作专业性更强,对仪表、工具、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在实际部署中,由于安装不规范导致的光纤弯曲半径过小、光纤熔接出现气泡等影响ODN质量的问题非常常见。因此为了降低整个
FTTH网络建设成本,压缩施工周期,采用统一的ODN设备及施工标准规范和高效的规划设计工具,同时优化项目建设管理流程是必由之路。
另外,ODN网络中的光纤、配线架等无源设备,故障定位困难,运行维护管理要求高,以至于一些运营商不得不对运维人员进行重新的专门培训。在本届通信展上,上海贝尔等均推出了智能化的ODN解决方案,实现了无源设备可以像有源设备一样进行管理。其中,烽火的智能化ODN是将无源设备集成管理,对每一部分单独附加一个“标签”,实现无源设备的“有源化”;而上海贝尔则从用户端倒推,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故障定位。随着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不断创新,在技术、成本等方面都达到了成熟商用的程度,而ODN牵涉到复杂的线路和多次配线,是网络管理维护的难点。敖立认为,ODN智能解决方案的推出,降低了网络运行维护的技术难度,也极大提高了排除故障的效率,对于
FTTH的部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敖立强调,对于
FTTH的接入光缆网的建设,应能够满足全业务经营形势下,个人、家庭、政企客户等各类客户多种业务综合承载的中长期需求。未来城市区域内的接入光缆网应分为主干、配线和引入三层。在OLT集中设置在端局的情况下,接入光缆主干层应采用环形+星树形结构为主。环形结构采用环形无递减配纤方式,主要承载重要政企客户、3G基站、接入网点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或业务;星树形结构主要承载中小政企客户、视频监控点、公众客户FTTB/H等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用户或业务。
FTTH模式下,分光方式可根据不同场景灵活选择:新建小区、楼宇客户需求比较明确,宜采用一级分光结构为主;现有小区的
FTTH改造,可采用二级分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