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亚洲通讯展看长飞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摘要:日前,长飞公司携新品回到了东南亚这一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第十次亮相新加坡亚洲通讯展,带来了业界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也展现了国际化发展的努力与成就。

  ICCSZ讯    拉丁美洲FTTH峰会、汉诺威国际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展、美国光纤通讯展及研讨会、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俄罗斯国际信息通讯设备展……2016年尚未过半,长飞的脚步就几乎遍布各大洲。

  日前,长飞公司携新品回到了东南亚这一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第十次亮相新加坡亚洲通讯展,带来了业界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也展现了国际化发展的努力与成就。

  路径之变: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2015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利好。中国的光缆需求量首次超过2亿纤芯公里,在全球总市场中的占比达到55%。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发展也开始快速提升。在宽带上升为战略性国家基础设施的全球性趋势下,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光纤光缆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走出去”的路径选择问题上,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都选择了以人口红利换来的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进行价格拼杀,以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随着人力成本的提升,单纯的价格战所带来的产业冲击是毁灭性的。

  在这一点上,长飞有着自己的理解。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目前仍局限在低价等低层次,相对国外市场注重的专利、客户关系等,手段较为贫乏。”长飞公司总裁庄丹指出,“我们应当做美、日企业几十年前在中国市场做的事情,到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地区,以技术换市场”。

  在这样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下,东南亚已经成为长飞最大的国际化舞台。2014年年初,长飞与印尼PTMonas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美元成立印尼首家光纤制造公司,长飞持股70%。当年年底,长飞又与雅达娜蓬光纤光缆公司在缅甸设立光缆厂,新增光缆产能200万芯公里。今年8月1日,印尼光纤厂将正式投产,预计到年底产能将达到300万芯公里。

  为实现对非洲的辐射,2015年长飞在南非成立了初期设计光缆生产能力为100万芯公里/年的子公司。“十三五”期间,长飞还计划每年在海外开设一家企业,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交货周期短、服务本土化等的需求。

  与许多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所不同的是,海外建厂对长飞来说并不是简单的生产本地化,而是资本、人才乃至技术输出的一个载体。据介绍,海外兴建的工厂都多多少少地引入了长飞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设备,例如拉丝塔,同时还引入了长飞多年来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1991年,长飞拉出了第一根光纤,但技术是荷兰引进的,设备也全部来自国外,而且只能按照外方的标准和规格生产。而今天,长飞带着中国的标签走出国门,技术经过了消化再创新,设备也实现了完全的自主设计制造,并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有了重要的发言权。二十多年间,长飞从技术引进转为技术输出,底气十足地迈出了“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技术之变:从“拿来主义”到“自强自立”

  目标决定高度,路径决定成败。对技术的坚持和对创新的执着,帮助长飞实现了在技术输出链条上的角色转变和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供给方定位。此次新加坡亚洲通讯展所展示的三款高技术含量新型光纤,就是长飞在光纤光缆领域技术深耕的集中体现。

  远贝超强G.654光纤是长飞去年3月发布的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110平方微米和130平方微米的两个型号已经应用到中国联通两条干线的试点建设中;另外也有运营商正在采购,并有部分产品已出口印尼,用于海底光缆上陆站到市区机房之间的连接。

  “随着数据量的激增,干线网络对容量和无中继距离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超低损光纤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展会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未来的网络升级将广泛用到波分复用技术,而波分复用技术的中继成本非常高,提升光缆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将能有效降低干线的建设和运维的总成本”。

  G.654光纤衰减的国际标准是0.18dB/km,而长飞已将远贝超强G.654光纤的衰减典型值降至0.162dB/km。未来,长飞将集中技术力量进一步降低损耗,保持与国际尖端企业的同步。同时,还将改进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

  展会上,长飞还同时展出了G.657.B3光纤和宽带OM4多模光纤。G.657.B3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作为隐形缆的缆芯可以很好地满足光纤入户过程中室内布线的美观需求。宽带OM4多模光纤可在一根光纤中实现4个不同波长的波分复用,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内部机柜之间百米内的连接。

  普通的OM4光纤只能用于850和1300纳米波段,而宽带OM4光纤可用于850-950纳米窗口内的所有波段。以40G数据中心为例,原来需要8根10G的光纤来完成双向传输,在接头处还需要通过MPO光纤连接器做成光纤阵列,而现在只需要2根宽带OM4光纤就可以完成,而且用普通接头即可实现。这将有助于数据中心内光纤用量的减少和机房设计管理的简化。目前,宽带OM4光纤的IEC标准仍在讨论中,而长飞的这款光纤已经实现了量产。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将带来数据中心新一轮的快速建设,多模光纤的市场需求正飞速增长。长飞的PCVD工艺沉淀层数多,在生产多模光纤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也帮助长飞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高端多模光纤的厂商。

  长飞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一方面受益于多工艺路线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源于对创新的持续投入。长飞在引入荷兰飞利浦PCVD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去年,又与日本信越达成预制棒合资项目协议,引进OVD工艺;同时,长飞还自主研发了VAD工艺,并将在2016年年底或2017年年初实现产业化生产。通过多工艺路线,长飞实现了对占产业70%利润的光棒的全面自主生产。

  多年来,长飞坚持将每年收入的5%用于研发投入,为技术预研、产品升级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源动力,也为长飞的“造船出海”提供了强烈的底气和信心。用总裁庄丹的话说:“我们已经在产能、市场份额等方面超越了我们的老大哥,我相信,全面超越他们也只是时间问题”。

  思维之变:从“份额导向”到“价值引领”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长飞“出海”的目标也锁定了金字塔顶。

  上市一周年,长飞交出了精彩答卷,光纤和光棒分别以5600万芯公里和1900吨的产量超越美国巨头,成为世界第一。随着国内布局产能的释放,今年或明年长飞将有望在光缆的生产方面也实现问鼎,成为棒、纤、缆全面的“世界第一”。

  “全球第一,行业领先”是长飞为自己定下的“十三五”战略目标,产量的登顶只是这一战略推进的第一步。

  摒弃了传统企业对市场份额的狂热,长飞将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以棒、纤、缆为中心,通过上下游的延展,长飞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最长的光纤光缆企业。

  但长飞的脚步并未停止。长飞将“致力于棒纤缆的智能制造和光纤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信息传输与智慧连接领域的领导者和行业最有价值的公司”确立为企业愿景,将“努力实现客户的价值预期”作为服务宗旨,实现了从看重“市场份额”到追求“价值导向”的思想升华,走出了一条“软硬兼施”的发展之路。

  在企业硬实力的建设方面,除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稳步拓展,长飞还加大了对智能制造的探索和投入。作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下的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之一,长飞正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基础,全面向流程化智能制造纵深领域拓展,最终实现减少运营成本、降低不良品率、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目标。同时,希望将相关经验向关联企业推广,借助“出海”之机向海外市场输出。

  为提升企业的软实力,长飞高度重视专利的推进和管理。“长飞在知识产权方面重质不重量,公司对专利申报的把控非常严格,质量不高就不允许申报。”长飞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长飞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总数已超过250项,PCT及海外申请超过50项,主持起草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24项,并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了2项国际标准的修订。

  对质量的管控更是长飞软实力塑造的重中之重。在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同时,长飞也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尤其是业界先进的质量管理程序,以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处于严格而科学的质量控制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长飞对产品的主要参数实行100%的检验,所有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到数据库,便于查询和追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过程控制的方法,对关键工艺过程实行严格控制,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自1993年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当时通信行业中第一家通过此认证的企业以来,长飞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 18001、SA8000、TL9000、ISO27001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被工信部评为“全国质量标杆”,被湖北省政府授予“长江质量奖”,被美国 WORLDCOB公司授予管理和质量奖。

  在传统产业“服务化”的大趋势下,长飞也将国际化的眼光放到了更具价值的咨询服务上。总裁庄丹提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纤光缆行业的销售中心和制造中心,未来,我们要努力把它打造成为全球的研发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长飞并不是先行者。但从本地化生产的角度来看,长飞绝对是排头兵。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已全面开启国际化征程,希望长飞能继续秉承工匠精神,坚持光纤光缆领域的技术和价值深耕,将中国打造成全球光纤光缆行业的研发、制造、营销和咨询与服务中心。

内容来自:中国信息产业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6/06/12/201606120131063920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长飞
文章标题:从亚洲通讯展看长飞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