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黄卫平:引领海信宽带从“0”到“1”

摘要:在众多海信人看来,黄卫平的忙碌成就了海信宽带从“0”到“1”的巨变——从传统家电领域进军“零基础”的宽带多媒体领域,用十几年时间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对黄卫平的采访,从去年的秋天持续到冬天,其间,面对面交谈、网上电邮往来……断断续续有两个月。倒不是“耍大牌”,而是因为他太忙了。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这是60岁的黄卫平众多头衔中的一部分。在他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上,几乎一周就要切换两三座城市,每个季度至少有两次国外出差的任务。

  在众多海信人看来,黄卫平的忙碌成就了海信宽带从“0”到“1”的巨变——从传统家电领域进军“零基础”的宽带多媒体领域,用十几年时间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而在他看来,自己更像是海信“创新俱乐部”平台上一名不遗余力的“传教士”,凭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播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带动海信在新的征程上对新技术、新架构、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卫平博士在认真观察基于硅光技术研发出的光模块。

黄卫平博士与科研团队一起研究100G光耦合。

  海信宽带的引路人

  2002年,以传统家电制造见长的海信集团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决定进军宽带多媒体领域。此前,海信在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储备与当时国内通讯领域的行业先锋比起来,几乎是“零基础”。更让许多人捏把汗的是,那时宽带通信领域最主流的光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刚刚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 “跌落”,行业中知名企业的股价一度跌至几美元甚至几美分……海信作出转型决策的时机在同行看来几近“愚蠢”。

  然而,作为海信集团掌舵人的周厚健却胸有成竹,因为他请来了黄卫平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非正交耦合模理论、适量波束传播算法以及复模匹配和耦合理论的创始人……彼时,黄卫平已在美国、加拿大从事光通讯技术的研究与实业经营多年,并以他在光电子器件、光电子集成和光通讯技术与应用领域的精通和贡献而声名远扬。尽管光通讯技术一时风光不再,但黄卫平坚定地看好这一技术未来的发展走向,这与海信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双方合作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2002年,以黄卫平为创始人和董事长的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他在光电子器件、光通讯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水准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可以快速转化为产品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使海信宽带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国际光通讯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公司接入网模块产品线总经理赵其圣说。

  作为海信宽带的元老,赵其圣亲历了海信宽带从“0”到“1”的巨变。“以前的宽带传输速率最快也就是512kb/秒,只能满足浏览网页、下载文本文档这些需求,那时顶多算是文字互联时代。现在不同了,图像、视频、大数据互联,乃至下一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对带宽和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赵其圣说,当时接入网的主流产品速率较低,实现千兆级别速率的光模块设备封装又比较大,设备应用很不方便。“举个例子吧,如果要建一个大数据中心,按照当时的技术,可能需要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场地来容纳光模块设备。”

  黄卫平带来的则是高速率、小封装的光模块产品。2005年,海信宽带推出全球首款光通讯技术应用于接入网的GPON光模块产品;2007年推出10GPON光模块产品;此后的 2012年、2016年,40GPON和100GPON产品相继问世……几乎每一次海信宽带新品的推出都令业内震惊。一系列国际领先的产品使海信宽带迅速成为全球光纤到户所需光模块产品的特约供应商之一。2014年,海信宽带销售收入迈入20亿元大关,2016年约为45亿元,成为该领域技术和市场的领军企业。

  “创新俱乐部”的“传教士”

  2011年,黄卫平正式出任海信集团首席科学家。毫无疑问,这是海信以“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所做的重要布局之一。

  上任之初,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希望黄卫平负责海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但更多的职能是以“海信创新俱乐部”为平台,像“传教士”一样传播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激发整个集团组织管理的创新和活力。

  “创新俱乐部就像头脑风暴的集散地,参与者可以出点子、出创意。与之紧密相连的是海信集团重点实验室,针对创新俱乐部提出的好创意进行试验,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接着就是把产品商业化。”由黄卫平牵头成立的创新俱乐部打通了从探索到实验再到商业化的完整路径,这在海信历史上是第一次。

  不仅如此,黄卫平更是“创新俱乐部”中身体力行的一名实践者。“他不仅带来了前沿的技术,也带来了全新的企业管理文化。”让赵其圣感触最深的是黄卫平对于研发人员的容错机制。“他容许我们犯错,这对激发我们的创新动能起着极大的鼓励和带动作用,这恰恰是海信宽带能够保持高速迭代更新的动力源泉之一。”赵其圣说。

  不断尝试新领域,不断创造新价值,黄卫平海信宽带注入了更加鲜明的创新因子。对此,海信宽带多媒体有限公司数通硅光研究所所长朱宇感受深刻。“他是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家学者,往往可以发现新问题、新方向,敏锐地捕捉并判断技术发展的动向。”谈话间,朱宇对黄卫平的敬佩溢于言表。

  2015年,黄卫平提出全新的战略规划,在海信宽带成立并组建数通硅光研究所。这又是一步令同行“无法理解”的棋。“他坚定地认为硅光技术将是未来十年光通讯领域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不成熟,但是也正因此我们得提前布局和积累。”经过一年半研发,海信宽带第一款100G的PSM4光模块产品即将推出样品,2017年可实现量产。“它的优势是高度集成,在提升网络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这也将是国内第一款基于硅光技术的光模块产品。”朱宇颇有几分自豪地介绍道。

  他有“异于常人”的特质

  在同事们眼中,黄卫平是个“异于常人”的人。

  黄卫平守时。他的秘书王晓璇告诉记者,黄卫平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去外地甚至国外参加会议是常有的事,但他从来不迟到。“记得有一次与外地一家企业约好八点半洽谈,他乘最早航班飞到对方城市,并比约定时间提早赶到了会议地点。”朱宇说。

  黄卫平敬业。“去年有一段时间他身体不好,当时刚刚做好一个微创手术,医生要求他卧床休养一周,可他只休息了两天就又出国参加会议了。”王晓璇回忆道。

  黄卫平自制力强。他患有糖尿病,平时非常注意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六层楼以下他从不坐电梯,总是背着重重的背包爬楼梯。

  黄卫平低调亲和。“他有着与身份和成就不相符的低调亲和。”在赵其圣的印象中,只要跟黄卫平同行,他一定会主动开门,等对方过去自己再走。“他一点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2006年冬天我去美国出差,他冒着大雪专程从加拿大开车10个小时赶到美国招待我。他还特别细心,专门带我去中国城买了面条、醋、酱油等。”回忆起十年前的场景,许多细节赵其圣仍记得真切。

  而同事们感触最深的,则是黄卫平的好学。“他有个习惯,每次坐飞机一定会在机场书店买很多书,候机和坐飞机时候看。即便十几小时的国际航班,他也很少休息,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充电’。”经常与黄卫平出差的赵其圣说。“就像你看到的,无论走到哪里主席都会背一个大背包,里面必备两样东西:电脑和书。”王晓璇说,黄卫平仿佛有种特别的紧迫感,对于读书和学习几近“疯狂”。“差不多每月能读几十本书吧,创新、数据与信息、管理类的居多。

  而所有这些“异于常人”的特质,也成就了黄卫平一系列“异于常人”的成绩。1984年,黄卫平凭借在中国科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两次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不俗表现,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1989年,32岁的黄卫平用四年多时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而取得该校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间是六年半。39岁那年,黄卫平成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成为该校晋升最快的年轻教授之一。1999年起,黄卫平担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 (McMaster)大学教授及光电子研究室主任。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在集成光学与光电通讯等领域,得到了加拿大、美国及其他国家政府与企业的大量资助,进行了许多重要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而让黄卫平声名大噪的,则是非正交耦合模理论的提出。“读博期间,导师经常会给我出题让我推演论证。有一次他出了一道题目,我连续几天在宿舍论证推导,最后竟得出了让自己大为惊讶的结论。”原来在光波导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耦合模理论,但学术界对此一直有争议。黄卫平则推导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后来经导师完善,形成了非正交耦合模理论,并写入教科书。此后,黄卫平相继提出矢量波束传播算法以及复模匹配和耦合理论等,为光波导和集成器件模拟和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

  “多栖”发展的科学家

  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一系列令人艳羡的成就,在经营企业方面,黄卫平也有着一段令人称道的经历。

  1995年,黄卫平在滑铁卢大学任教的同时,成立了美国Apollo光电子有限公司,将他在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变为商业化产品。1999年,Apollo被当时的行业巨头兼资本大鳄美国纳微公司收购,用黄卫平的话说 “卖公司赚了一笔钱”。随后,黄卫平先后担任纳微公司亚洲业务副总裁、纳微公司高级副总裁,带领公司取得一系列辉煌业绩。

  在朱宇看来,黄卫平在科研与商业领域的“多栖”发展,正是他不同于许多专家学者的显著“标签”。“他会带着学术界的眼光看待企业,也会带着经营企业的眼光看待学术。”也正是他的这种跨界思维,开创了海信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他提出了企业投资,带着资金去高校和科研机构定制技术攻关项目的产学研结合新做法。高校或科研机构与企业是长期合作关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通过组建技术合作平台的方式,以3至5年为周期进行技术研发合作,随着合作深入越来越能体现合作价值。”朱宇说道。2013年,黄卫平辞去加拿大教职,受聘担任山东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份重担——推动学院科研教育改革与创新,实现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与共赢。

  “印象中的科学家应该是比较呆板的理工男形象,或者像《生活大爆炸》里的主角库珀博士那样,智商高人一等,量子物理学理论可以倒背如流,但说到日常生活就彻底迷失……总之感觉科学家是离自己很远的人。”王晓璇说,与黄卫平的近距离接触完全颠覆了科学家在她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他很会调节气氛,是个特别幽默开朗的人,经常能一句话把大家逗乐。”

  不会写段子的企业家不是一名好科学家。套用网络上流行的语法格式来形容黄卫平再贴切不过。而幽默似乎是黄卫平的先天基因。“无论是读书时代还是工作后,我还算是个受欢迎的人,这可能跟我会写相声、会逗乐子有关。”黄卫平向来谦虚,但讲到自己“写段子”的特长,他反倒笑眯眯地自夸起来。中学时代,黄卫平的一大爱好是写相声。1975年,高中毕业的黄卫平被分配进入跃进电机厂,成为一名电火花机床操作工。短暂工作的几年里,闲暇时光他就喜欢把车间里工人们的趣闻轶事写成相声,每到工厂组织演出时,他编写的相声总是最受喜欢。

  黄卫平的跨界不止于此。中学时作为济南市业余体校运动员的他一直爱好体育、文娱活动。其间,他组织了学校的男声小合唱团,而男声小合唱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此外,他还是学校运动会上5000米、10000米长跑项目的常胜将军。本科期间,他还是当时山东大学唯一一名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的学生。

  “都是过去的事了……”若不是黄卫平一句轻描淡写的总结,记者仍沉浸在对那个多才多艺的翩翩少年的无限遐想中。再看看眼前这位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科学家,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为何在这样的年纪,他仍对科研创新及其商业化充满激情。有些人,注定要在不断求索中去尝试人生的多种可能,在不断挑战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不累,也还没干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东家,我还想卖力多干几年。”黄卫平淡淡地说。

  人物小传

  黄卫平,世界知名的光电器件、光电集成和光电子通讯技术与应用专家。1957年出生于济南;1982年在山东大学电子系取得工程学士学位;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89年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39岁成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1999年受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教授。2000年被中国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授予“长江学者”;2011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 “泰山学者”;2012年获评中组部 “千人计划”专家。其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非正交耦合模理论、矢量波束传播算法以及复模匹配和耦合理论等。

  项目简介

  2002年,以黄卫平为创始人和董事长的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海信宽带突破传统技术瓶颈,推出全球首款光通讯技术应用于接入网的GPON光模块产品。在接入网技术方面,利用黄卫平前期技术积累以及海信宽带打下的良好开局,公司不断开发新技术产品,推出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光模块产品,成为领域的领军企业,特别是光纤到户宽带光模块产品出货量连续几年保持全球第一。

内容来自:青岛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7/01/05/201701050143322932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海信宽带 黄卫平
文章标题:黄卫平:引领海信宽带从“0”到“1”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