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韦乐平解析网络架构重构:伤筋动骨需十年之功

摘要:网络架构重构将面临哪些挑战?运营商又该如何面对这场生死抉择的变革?对此,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SDN/NFV大会”上,SDN/NFV产业联盟理事长、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进行了一番详细解读。

  Iccsz讯 对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而言,网络重构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或死的抉择。

  由于当前网络架构有很多致命的弱点,多年下来,形成了十分复杂、纠缠不清、僵硬的网络,这与网络架构的长期演进目标相矛盾,更加无法满足当前及未来业务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运营商网络已经得了“动脉硬化症”,所以网络架构必须重新审视、重新架构、重新设计、重新定义。

  那么,网络架构重构将面临哪些挑战?运营商又该如何面对这场生死抉择的变革?对此,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SDN/NFV大会”上,SDN/NFV产业联盟理事长、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进行了一番详细解读。

  重构之路:多少崎岖多少坎坷途

  韦乐平指出,网络架构重构将面临以下挑战:

  组织架构方面,现有运营商的组织架构必须扁平化和融合化。当前,部门化、区域化组织架构不仅是端到端自动化运营的障碍,也是碎片化、部门化解决方案的温床;CT和IT的深度融合导致存储、计算和网络成为统一资源,而分割的组织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

  生产流程方面,包括采购流程需要重构,新的生产流程要融合现有分层、分域的市场、网络和IT流程,新的采购流程要摒弃传统黑盒子模式,转向软硬件分离采购和集成的新模式。

  制度文化方面,需要建立试错、容错的创新制度文化,不容错无创新,传统建网模式和产品开发需要变革。

  规划模式方面,现有静态的规划建设模式应变革,传统按年度的静态规划模式已经不适应日益动态的新环境要求,要么失掉市场机遇和用户,要么导致网络空闲。

  运营模式方面,高度依赖厂家的运营模式必须变革,开放网络需要集成大量不同来源的新老软件、硬件、网管,运营商必须能在代码级上深度介入开发、测试、集成、维护直至业务提供全过程。

  研发模式方面,需要创建开发运营一体化新模式。

  技术挑战方面,韦乐平指出,一是标准滞后,特别是涉及南北向接口、协同编排器和MANO、物理网和虚拟网统一协同管理运行等;二是性能挑战,很多软件尚不满足电信级要求,通用x86转发面的吞吐量尚难满足线速转发要求等;三是集成难度,大量不同来源的功能块实现集成和IOT,还要满足电信级要求,涉及全生态链协同和业务链各层面,包括芯片、NIC、VNF、协同层等。

  软件价值方面,网络软件化后的软件价值和商业模式需要探索,软件免费的习俗必须根除。人才队伍方面,需要更新、重构、培训适应软件世界。

  如何顶天?运营商高层必须强势介入和统一领导

  挑战太多,说起来都费劲,解决起来那就更难了。面对上述网络架构重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超出传统思维的严峻挑战,运营商必须自上而下给予网络架构重构足够的重视。

  毫不夸张的说,网络架构重构是一场关乎运营商生死的战略性的重大调整和转型,因此,韦乐平此前已经多次强调网络架构重构一定要“顶天立地”。

  “顶天”指的是网络架构的设计属于网络顶层设计,不仅是一个纯网络层面的技术战略,尤其需要运营商高层领导的足够重视,将其提升到运营商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网络架构重构为主线,带动组织架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人才重构等一系列的深度转型;“立地”指的是网络架构重构不应该停留在试验测试阶段,应尽快落到实处,比较成熟的领域应该率先开始商用部署或试商用,只有真正用起来,才能早日成熟。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既没有“顶天”,也没有“立地”。韦乐平坦言,对于网络架构重构,国内几大运营商目前还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思考,只是将其看作又一项网络新技术,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考量和系统思维。

  运营商对网络架构重构的紧迫性和决心还不够,即便是运营商一把手比较重视,但是很多运营商的员工还没有这种危机感。“网络架构重构若想取得成功,唯有运营商高层直接强势介入和统一领导,才可能形成一个集团的战略决策,才能下决心从方方面面进行深度变革。”韦乐平呼吁。

  怎样立地?SDN/NFV尚处于半封闭软烟囱群阶段

  而在所谓的“立地”方面,网络架构重构的进程远远没有实现大规模落地部署。

  作为网络架构重构的主要技术路径,SDN/NFV所倡导的网络开放化、虚拟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技术理念已经得到业界广泛认同,成为全球ICT产业普遍看好的能够促进现网升级演进、未来网络架构创新以及业务创新的重要技术路径。

  对于SDN,全球许多主流运营商在2014年开启SDN概念验证,2015年进入现场试验/试商用阶段,AT&T等个别运营商开始全面推进商用部署,多数运营商则主要在DC内和DC间部署;而NFV尚处于早期应用,主要在vEPC、vIMS场景应用,少数在vBRAS和vCPE上开始应用。

  “从整体来看,由于大网的复杂性、电信级要求、标准化缓慢、商业价值不明显等原因,除了少数领域以外,SDN/NFV技术尚处于半封闭的软烟囱群阶段,距离开放的全解耦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在大网上规模应用的时机尚未到来。”韦乐平指出。

  “首先,软件电信级和硬件转发性能等技术性能有差距;其次,标准进展缓慢,尤其是NFV领域协同编排器层标准不到位,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碎片化严重拖累了行业发展;此外,商业模式不清晰,增收节资效果尚不明显。”韦乐平认为,SDN/NFV整体仍处在现场试验和早期商用阶段,即Gartner曲线从过度期望进入幻灭到成熟期阶段。

  牵一动百:需10年左右时间方可全面完成

  从2016年SDN/NFV领域的主要关注点和趋势来看,韦乐平指出,“随选网络”成为主流运营商的SDN切入点,SD-WAN成为SDN迈向大网的关键,数据转发面的可编程推动软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核心网的虚拟化成为NFV的切入点,协同编排器生态竞争激烈,产业链呈碎片化,标准和开源工作开始走向协同和融合。

  而对于运营商来说,“随选网络”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最主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和端到端自动化。当前“随选网络”业务还存在端到端资源查询与自动化预判、自动报障处理流程等诸多挑战。同时,运营商在做传统CO向云化DC演进时,只有少数有条件和有需要的逐渐改造为电信级云化DC(网络DC),并以此为契机,完成从传统垂直封闭架构向SDN/NFV/Cloud水平开放架构的转型,以及从嵌入式系统向OTT软件开发模式的技术转型,由面向流量聚合点的网络重构转向面向业务、IT和网络资源的云化聚合创新的重构。

  在推进网络架构重构方面,全球一些领先的运营商已经启动面向以云服务为中心的基础网络转型工作,如AT&T的Domian2.0、德国电信的PAN-EU、中国电信CTNet2025、中国联通CUBE-Net、中国移动NovoNet等。

  其中,中国电信已经在2016年7月正式发布了《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提出要打造简洁、敏捷、开放、集约的网络,为客户提供“可视”、“随选”、“自服务”的网络能力,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实现网络云化和引入新一代运营系统,最终走向开发运营一体化。

  从中国电信的时间表来看,其网络重构预计将于2025年之前全面完成。通过智能化重构,新一代网络架构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大幅提升网络能力和性能,创建强大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二是以业务和技术创新推进降本增效,支撑提速降费,利国惠民;三是打造开放新生态,支撑“双创”新引擎,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络业务;四是技术创新引领,支撑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2025年全面完成网络架构重构的目标其实一点都不落后。”韦乐平认为,网络架构重构绝不是以前单纯的技术变革,而是一场伤筋动骨的深度变革,涉及到组织架构、生产流程、制度文化、规划模式、运营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挑战、软件价值和人才队伍等诸多因素。“架构的重构牵一动百,估计需要10年左右时间。”

内容来自:C114中国通信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7/05/05/201705050057226800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韦乐平 网络重构
文章标题:韦乐平解析网络架构重构:伤筋动骨需十年之功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