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关于本站
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赵梓森院士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光纤通信事业,晚年仍然没有停止追光的步伐。赵院士曾担任讯石首席顾问,多次出席讯石研讨会,发表精彩演讲,为光通信行业人士分享经验及传授知识,以其独特角度为我们解读光通信行业的过去及未来。本文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年讯石会议上为光通信行业人士带来知识盛宴的赵梓森院士的精彩留影。
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1988年,武汉地图上不起眼的一个小点,曾被称为“被遗忘的两厘米”,追光者一路向东,它在拔节生长,在向上伸展。曾经,你以为它是武汉地图上的最末端,却不知,光阴似箭,它已成为武汉版图上的新起点,它就是光谷。而与光谷发展息息相关的,是这样一位老人,他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
目前全球互联网数据量呈爆发性增长趋势,尤其是跨国流量增长迅猛,预计到2018年,互联网数据流量将增至人均14GB,这种增长无疑会带来容量问题。
亨通光纤隆重推出了耐高温传感光纤、激光光纤、光子晶体光纤及高可靠海洋光纤四大系列高端特种光纤,四大系列光纤主要应用于物联网精确感知、精密激光器、生物传感、海底通信和监测等高端领域,定位于取代进口,解决国内关键材料紧缺和重大工程急需。亨通自主研发的系列高端特种光纤的发布显示了在特种光纤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标志着亨通特种光纤产品全面起飞,亨通的创新能力获赵梓森院士高度赞扬。
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全球宽带提速、海底光缆系统的扩容,给海底光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沿海海底光缆铺设的状况不太乐观,中国没有自己的沿海海底光缆系统。赵梓森院士称,中国的海底光网络建设一般为“花彩”海底光缆网络。此外,中国还帮助东南亚和中美洲,南美洲建设“花彩”海底光缆网络。
在昨日举行的“2017光信息与光网络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表示,以前中国不会制造海缆,采用外国光缆自己铺设,现在可以自己制造并铺设海缆。目前,国内研发出最大长度(245km)的双层铠铜管结构的海底光缆,同时,突破大长度海底光缆铜管氩弧焊连续制造的技术瓶颈,并且实现多型自然过渡。我国海缆技术已达世界领先级别。
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之父”赵梓森在深圳光博会上透露,烽火通信正在积极进军海缆制造业务,其珠海产业园已于今年4月启动招标建设。
中国上海出生的英/美籍华人高锟(Charles K Kao),1966年在英国BTRL(英国电信研究实验室)的论文上,提出玻璃丝的损失可低达20 dB/km,可用于通信。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因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光学玻璃是德国的Ziss照相机镜头,其损失是700 dB/km,常规玻璃损失约为x万dB/km。但BTRL的领导、美国Bell实验室和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司Corning(康宁)相信。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宽带中国”战略逐渐落地,作为通信基础网络的主要载体,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迎来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光纤光缆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第1页 共6页 共60条  跳转页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