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关于本站
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课题组采用新型2×2 FP腔电光调制器阵列与四通道多模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实现了单片集成的薄膜铌酸锂光发射芯片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戴道锌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模场调控实现极低损耗硅光波导的方法,首次采用标准工艺实现了Q>10 7 创世界纪录超高Q硅光微腔、线宽仅20.6MHz的超窄带可调谐光滤波器以及长达1米的超低损耗硅光波导延迟线等光子集成器件。
片上模式调控是实现光子器件和集成回路的重要基础,浙江大学戴道锌团队在PhotoniX发表论文,总结和分析亚波长结构及其在模式等效折射率、场分布、色散及双折射等方面的有效调控及应用,主要包括基模及高阶模等两方面。亚波长光子结构可有效地控制微纳光波导导模的场分布、等效折射率、双折射以及波导色散等模式特性,为实现低损耗、低串扰、高消光比以及超宽带宽的超紧凑高性能硅光器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并有望在在非线性、量子光学等新兴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戴道锌教授团队提出和实现国际首个片上四路复用器,采用独特的多模波导光栅滤波器级联结构,相关结果发表于Photonics Research 2021年第5期。该成果与分立式元件组装的四路复用器相比,具有小尺寸和高性能等突出优势,为进一步实现单片集成收发芯片奠定关键器件基础,可显著降低收发模块复杂度及尺寸,并促进PON网络升级换代。
硅光波导微腔是硅光领域的核心结构之一,对于实现光滤波、激光器、光调制器、光开关、全光调控器件等功能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更高Q值的突破一直是微腔领域的基础问题,也是决定其能否满足应用需求的关键因素。
江大学光电学院戴道锌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任希锋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硅基片上多光子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利用硅纳米光波导中非线性自发四波混频效应,制备出性能优越的硅基片上双光子偏振纠缠量子光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复用技术实现了硅基片上四光子源。该硅基片上多光子源具有CMOS工艺兼容性,可稳定产生高亮度、可调谐、易于扩展的多光子量子态,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器件可与目前光纤量子通信系统衔接,为日后量子光学技术在通信、计算和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应用打下重要基础。
当前第1页 共1页 共6条  跳转页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