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关于本站
利用光频梳技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袁之良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完成615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相当于可在北京与青岛之间搭起一座密钥分发“安全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董春华教授及合作者邹长铃等提出一种普适的微腔色散调控机制,实现了光频梳中心频率和重复频率的实时独立调控,并应用于光学波长的精密测量,将波长的测量精度提升到千赫兹(kHz)。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建军、王霆、王子昊研究团队联合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肖希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李志远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量子点锁模光频梳激光器。
9月5-6日,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赵玲娟将在第21届讯石研讨会上发表主题为《半导体锁模激光器及集成光学频率梳》的演讲,介绍光频梳的基本概念、光频梳的应用、集成光频梳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半导体锁模激光器集成芯片的研究进展情况。
北京大学首次报道了集成微腔光梳驱动硅光子系统,由半导体激光器泵浦集成微腔光频梳,给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提供了所需的光源大脑,结合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工业上成熟可靠的集成解决方案,完成大规模集成系统的高效并行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永箴研究员课题组针对传统的钛蓝宝石锁模光频梳和光纤飞秒激光器很难产生高重复频率的光频梳,回音壁微腔产生的光频梳无法实现重复频率的大范围调节等问题,通过皮秒光脉冲泵浦高非线性光纤,产生波长在1550 nm和1310 nm范围的高重复频率(≥10 GHz)且重复频率大范围可调的光频梳,同时解决了高重复频率脉冲受限于低的脉冲峰值功率,无法实现宽的光谱覆盖范围等难题。
光学频率梳是激光技术领域的重大革新,2005年,Theodor H?nsch 和John L. Hall因为对光频梳技术的开创性工作,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频梳是由离散的、等间距频率的光学分量构成,是光通信、精密测量、计时、光谱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工具。哈佛大学MarkoLon?ar团队和斯坦福大学Joseph M. Kahn团队发展了一种集成的电光调制(EO)光频梳发生器,可产生稳定的宽频带光频梳
多光子纠缠态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超越经典极限的超高分辨率传感及成像技术的基石,同时在探索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当前第1页 共1页 共8条  跳转页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