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关于本站
北京大学光纤国重“先进光子集成”公共平台正式开放运行,平台依托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旨在建成集微米、纳米加工、制造和检测手段于一体的开放式、一站式科研实验室,为校内外用户的科研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随着2022年6月Equiano海底光缆在纳米比亚的登陆,帕拉图斯(Paratus)集团与先进光网络解决方案的先驱Infinera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便在未来几个月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易盛的最新800G光模块包括基于薄膜铌酸锂(TFLN)调制器的800G OSFP DR8模块,搭配集成TIA的5纳米DSP芯片。这款光模块的功耗仅为11.2W,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800G光模块树立了新的标准。DSP芯片直接驱动TFLN,从而实现了出色的光发射器性能。
2月10日,《科学》报道了一项极化激元领域的重要进展。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团队实现了极化激元的高效激发和长程传输。在此基础上,他们成功创制“光晶体管”,实现纳米尺度光正负折射调控,显著提升了纳米尺度光操控能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分别采用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技术,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通用连接器——双相纳米分散(BIND)接口,可简单、快速地以类似乐高的方式组装可伸缩设备。
整个数据中心和服务提供商(SP)行业即将开始他们的3纳米(nm)设计之旅。新设计将有助于推动数据中心和SP运营商的重大投资周期。我们将在OFC2023上看到自疫情前以来最重要的一些产品发布,因为供应商将展示他们在过去两年中闭门研究的成果。
在最新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林茨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证明,有一种简单的材料可解决这个问题,将量子信息的存储提高到一百微秒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丹麦和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携手解决了一个困扰量子科学家多年的问题——在两块纳米芯片上,首次同时控制两个量子光源,并让其实现量子力学纠缠。
当前第3页 共24页 共258条  跳转页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