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关税政策促使企业将制造业迁回美国。电信行业对此反应不一,部分公司表示将扩大美国本土业务,而另一些则持保留态度。
Extreme Networks首席执行官Ed Meyercord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其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没有在美国开设工厂的计划。该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有线和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软件和设备。
然而,Belden公司首席执行官Ashish Chand则对将更多制造业迁回美国表示乐观。他指出,制造业存在“不确定性”,包括越南、墨西哥等美国盟友是否仍适合作为生产基地。这种趋势被称为“友岸外包”,而“回流”则特指将生产迁回美国。Chand表示,这一趋势在关税讨论之前就已开始,但如今正在加速。
其他供应商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局面。CommScope表示,其第一季度在美国的销售额中约80%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康宁公司则高调宣传其美国本土制造的努力。
动态变化的关税环境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实施的新关税政策重新引发了关于制造业回流的讨论,部分原因是政策本身存在不确定性。Viavi首席财务官Ilan Daskal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评估全球关税对需求和订单时间的潜在影响。Viavi主要生产网络测试设备,其首席执行官Oleg Khaykin透露,公司15%的收入受到某种关税影响。他计划通过将合同制造业务转移至低关税国家来缓解这一问题,并预计6个月内关税影响将降至最低。
Extreme Networks的Meyercord则持观望态度。他提到,公司的ODM原本设在中国大陆,后来转移至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但这些地区近期也被征收高额关税。不过,这些关税目前已被暂停,因此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Meyercord希望特朗普政府能与这些地区达成协议,从而避免额外成本。
运营商面临成本压力
美国网络运营商夹在中间,一方面倾向于采购美国本土设备以避免关税,另一方面也可能将部分成本转嫁给用户。
Shentel首席运营官Ed McKay表示,公司使用的光纤和建筑材料大多产自美国,且库存充足。但对于用户设备(如Wi-Fi路由器和机顶盒),由于本土产能不足,未来可能需提高月租费以抵消关税成本。
ATN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Brad Martin也指出,公司大部分光纤设备在美国制造,但关税政策“动态变化”,需密切关注。
目前尚不清楚运营商如何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用户。例如,亚马逊曾计划告知用户涨价源于关税,但在白宫批评后可能放弃了这一做法。
制造业增长放缓
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数据,美国制造业增长势头正在放缓。4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二个月收缩,尽管年初曾短暂扩张,但此前经历了长达26个月的萎缩。
总体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电信行业引发了复杂反应,企业策略分化,而运营商和用户可能最终承担额外成本。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