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输入地名,你可以通过Goole迅速搜索到数字地图,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就在武汉高新区,也有国内容量最大、查询速度最快的技术支持平台。牵头负责这一项目的就是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双料院士李德仁,他成立了武大吉奥、中地数码、立得空间三家公司,形成了空间地理信息收集、储存、应用的产业链条。他们研制的“吉奥之星”地理信息平台还入选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
武大吉奥公司副总经理宋爱红:“(其实)产品的源头都来自学校实验室,我们每年(产值)基本是20-30%的递增,在地球空间信息中,公司一直保持前三甲的位置。”
从学校、到科技园,最终走向市场,走出实验室的院士博导们,把自己一项项科学成果变成了产品。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建成华科大、武大、武汉理工大、华师、华农五大高校科技园,这里不仅成为学校对接市场的演练场,也成为企业获取科研成果的博览厅。
记者吴雪珊:“我身边的这套设备是刚刚研制成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车载电脑信息系统,有了这套系统,我们不仅能在车上轻松地上网,还能通过点击,快捷地了解实时路况消息。”
蓝星以生产组装个人电脑起家,上世纪90年代起称雄湖北电脑界。2004年,蓝星决定开辟新业务--进军全球新兴的车载电脑领域,他们抽出精英,靠自主研发,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生产出这套代表我国车载电脑最高技术的信息系统,公司也完成了从低技术含量的个人电脑向高技术领域的车载电脑的转型。2009年,它在国庆60周年阅兵车精彩亮相,今年产品批量上市后,预计将为企业打开2亿的新市场,目前,这一系统正在申请国际行业技术标准。
武汉蓝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正:“做出了专利大约有10项这样的成绩,今明年实现产值翻番,我们预计,通过3到5年的时间让我们这样的IVI(车载电脑信息系统)产业,打造成一个百亿产业。”
依靠自主创新,一大群象“蓝星”这样的科技企业,在武汉东湖之滨用科技撬动财富。长飞自主研发的光纤拉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球光纤光缆行业的巨头之一,并向国外返销技术。华工科技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性能激光切割机,产品进入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在高新区,平均每天有10项发明专利诞生。一项项“绝技”“绝活”,在短短几年时间创造出东湖高新区的“世界影响”。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刘传铁:“我们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环保和高新技术服务业。”
正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
湖北台 吴雪珊 王鄂生 李宏 罗永丽 报道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