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白领用自己独特的职场经历讲述成功之路
讯石光通讯网
2011/5/10 16:40:44
“不安分,或许是成功的前奏!”
时间:5月6日
地点:南宁吉象路一劳务服务公司
人物:陈先生
来自乐业的陈先生,原本可以不用担忧前程的。父亲送他上大学时,就跟他说“好好读书,毕业后回县里当一名公务员”。
而陈先生在大学期间,就跟别人合伙搞教育培训。“初次领到赚到的1000元时,那种成就感至今仍让我难忘。”他说,父亲对儿子的叛逆很是不满,不仅不提供创业资金,甚至连他的生活费也是极力压缩。
陈先生在接下来的生意中,被人坑了,连本也赔进去。那一次,他整整吃了半个月的馒头和咸菜。最惨的时候,“几个人把我堵进墙角,就像电影里的一样,幸亏兄弟们及时拿钱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陈先生和几个患难见真情的朋友把教育培训事业,从武汉延伸到上海、苏州和杭州。由于长时间在外工作,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直到最后关头才靠补考拿到学位证。
2009年,陈先生把事业的重点转移到了广西,“当时,我的年收入有30多万元。”他回忆时说。
就在事业风生水起,2010年他拿钱去投资石油,结果因为经营不善,亏了一大笔钱。他在经历一阵子的低迷后,今年他在南宁开办了一家劳务服务公司,事业重新步入正轨。如今他常飞上海,下深圳,守南宁,驻梧州,待玉林,扎钦州。
当陈先生说起自我创业的初衷时,他说:“我喜欢满世界乱跑,因为我的人生有限,而在有限的人生里面,我要尽可能多看,尽可能多做!” 也许,这正像他说的那样:“不安分,或许是成功的前奏吧。”
“成为女强人后,我被孤立了”
时间:5月4日
地点:南宁白沙大道一羽毛球馆
人物:谭小姐和她的同事
羽毛球馆里的谭小姐,一身运动装扮,举手投足干脆利落,每当打出一个漂亮球时,总会雀跃一下,然后迅速地报分。虽然不是正规的比赛,她会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而自责,也会因为对手的一个失误而放声大笑。
她的一个同事悄悄告诉记者:“我们老大是一个较真的人……”
2008年,谭小姐从桂林来到南宁一传媒公司。她当时写好了三年规划:第一年,好好写文案;第二年,好好做策划;第三年,争取职位有所上升。
三年过去了,谭小姐已是部门负责人。随着理想的实现,她却发现同事们离自己越来越远。“我不在时,办公室充满欢声笑语;我一踏进门,办公室里就鸦雀无声。”她说。
谭小姐的话让记者领教了她的一系列办公室政策:每天上午,员工们到办公室后自行安排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每个月底,员工写学习心得上交;平时,员工要严于律己,不能随便请假,禁止迟到早退;为了团结协作,每逢单位搞活动,就连团拜会敬领导酒时也要整个部门一起上…接着她列举了很多成绩:单位里的创意奖我们拿得最多,策划奖也是我们拿得最多,领导还表扬我们‘每月读一本书’活动……
忽然,谭小姐话锋一转:“不过,从去年到今年,几个员工离开公司,有的人走后甚至还跟我反目。”近来,她甚至还听到公司其他部门同事发出不少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
对此,谭小姐说:“谢谢那些给我忠告的人,是他们让我成长,更加坚强!同样谢谢厌恶我的人,是他们提醒我要更加珍惜值得珍惜的人。”
这时,搭档接丢了一个球,谭小姐在球场边跺脚边喊“你握球拍的姿势不对!”在走过去纠正前,她回头笑着问记者:“你看我像一个女强人吗?”
“先天不足,我后天努力”
时间:5月7日
地点:南宁大学路某空调经销点
人物:廖先生
一无学历,二无背景,廖先生明白自己若要取得成功,注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高考时我写的作文离题;大专刚读两年,我就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下广东打工;落魄时,我曾经求助于初中同学……”回忆往事,廖先生有点不堪回首。如今他是广东佛山市某空调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南宁市一中央空调销售点的负责人,还是几家陶瓷店的老板。
2005年,廖先生离开梧州某院校初到广东,在顺德一家港资企业当技术工人。“通常是别人不肯做的,我就去做;别人下了班,我还在加班。除了做完自己分内的工作,别人的活也帮着干。”廖先生说,多帮别人做事情,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给人际关系增加一种投资。
一年后,廖先生升为技术组组长。“作为职场小菜鸟,要比别人多做一点,自己就多得到一点,机会就来得多一点。”廖先生如是说。三年后,他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
一天,廖先生上电梯时碰上了公司老总,对方客气地问了一句:“最近忙什么?”他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几分钟的时间,他获得了升职。
到了新岗位后的他,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接着,他被公司安排前往香港总部学习,还被派去新加坡、印度等国交流经验。
如今的廖先生不仅是空调经销商,他还在广西开了几家陶瓷店。作为一个经销商,他认为,除了要具备财力,人脉关系也很重要,打电话,寄明信片,电邮,短信,QQ,MSN等等,都可以成为保持联系“温度”的有效方式。
也许,我们能从廖先生的故事里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吸取到了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