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2021年9月14-15日,第20届讯石光纤通讯市场暨技术专题研讨会(简称“讯石研讨会”,“IFOC 2021”)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希尔顿酒店(宝安区展丰路80号)隆重举行。届时,来自运营商、设备商、网络服务商、光模块器件企业、芯片等领域的全球知名讲师团队将围绕七大专题展开深入探讨,热点全覆盖,解析新未来。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值此讯石二十周年之际,IFOC 2021为光通信行业意见领袖及代表人物开辟新的记录篇章,展现夺目风采。本篇文章采访上海交通大学原应用物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IEEE终身高级会员陈益新教授,其专注光纤通信和集成光学研究,先后在高校和光通信企业任职,将从光通信行业前辈视角解答行业关心的问题。
陈益新教授,1952年于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上海交大任电气绝缘教研室主任、应用物理系主任、光学及光子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21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等职。在上海交大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共五十余名。
1979年作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从事光纤通信和集成光学研究。出版有《集成光学五十年》等六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二百余篇。多次负责举办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获得国务院特别科研奖和上海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和奖励。美国IEEE学会终身高级会员,曾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委员会邀请,提名高锟成功获得诺奖。
1998年至今,先后曾任美国E-TEK公司研发经理、JDS Uniphase公司(深圳)首席技术顾问、Bookham公司(深圳)总工程师、香港Phot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 Ltd 首席顾问、讯石信息咨询公司董事、OFC中国组委会:海伦温国际展览高级顾问、俊知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亨通通信产业集团高级顾问、上海市光电子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兼学术交流部部长、以及中电元协光电线缆及光器件分会顾问等职。
以下为采访问答:
讯石:作为光通信行业的前辈,您对初入光通信行业的毕业生有什么忠告吗?
陈益新:光纤通信是应用技术学科,实验研究是创新的源泉。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光学现象和效应的充分利用,这就要求对光学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等。所以对于入门新手来说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同时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下功夫,瞄准目标,发扬钉子精神,耐得住寂寞,苦干五年十年,必能有所建树。
讯石:您认为光通信行业尤其是光器件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陈益新:光纤通信的基本物理过程是光信号的产生和接收,以及光信号的传输。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光探测器和光纤无疑成为光通信系统最初的主角。随着对系统的速率、容量、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等性能的不断提高,一大批辅助的功能器件应运而生,诸如光调制器、多种光复用器(包括波分、时分、偏振、空分等)、光放大器、光开关和光路由器等等。
光器件和光模块是构成光通信网络的基础单元,光通信系统的容量、速率和功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光器件性能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我国光器件产业长期来处于光通信产业链的最薄弱环节。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光器件的研发和生产都有了长足进步。无源器件、有源器件和光模块已从低端产品向中高端迅速攀升,无源和有源光芯片已有重大突破。
讯石:科技在不停发展,技术也不断迭代,您认为未来光通信行业最有前景的产品应该具有什么特性?
陈益新:未来的二十年,随着光通信和光电子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升级,将对光器件和光模块的品种和性能提出更多和更高要求。光器件的新结构、新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将不断涌现,例如光子量子器件实际应用,给光通信技术巨大提升。无论如何,器件的集成化将是必由之路。不仅是光器件的集成,还需实现光子和电子器件的综合集成,以及不同材料和功能的集成,这将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光器件所涉及的理论和基础研究。
结语
陈益新教授是光通信行业的常青树,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后曾入职多家光通信优秀企业,深入一线,真正实现“产学研”跨界;同时,陈益新教授也是讯石多年老朋友,连续多年在讯石专业研讨会及联谊会议上做精彩演讲,全力支持讯石!
在此,特别感谢陈益新教授接受讯石采访,同时讯石也向时光人物——陈益新教授致敬。感恩时光人物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对行业的付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