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谨防食物中毒div

讯石光通讯网 2009/6/1 8:13:26
       
        1.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又名气泡鱼、鱼,肉质十分鲜美,曾有“吃了河豚,百鲜无味”之说。但是,河豚鱼中含有一种河豚毒素和河豚酸,这是两种毒性有强的物质。河豚鱼毒素进入人体后,发病过程相当迅速,快者十几分钟,慢者不过3个小时就会有明显症状。开始腹部不适,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眼睑下垂,四肢乏力,继而四肢麻痹甚至瘫痪,呕吐、腹泻、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 不要吃烂螃蟹和死甲 

        鱼螃蟹和甲鱼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群众喜食的食品之一。但购买螃蟹和甲鱼时,一定要买活的。因为螃蟹和甲鱼喜食动物尸体等腐烂性食物,使得它们的胃肠里也常带有致病细菌和有毒杂物,一旦死后,这些病菌便大量繁殖。另外,螃蟹和甲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组氨酸容易分解,在脱羧酶的作用下,产生组胺和类组氨物质。特别是当螃蟹、甲鱼死后,组氨酸分解更为迅速。它们死的时间越久,体内积累的组氨越多,当组氨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就会造成食物中毒。所以,不要吃死的螃蟹和甲鱼。在吃活螃蟹和甲鱼时也应扔掉胃、肠等内脏。 

        3. 麻痹性贝类中毒 

        此类中毒系由于食用某些贝类,如贻贝、蛤类、螺类、牡蛎等引起,中毒特点为神经麻痹,故称为麻痹性贝类中毒。贝类中毒潜伏期短,仅数分钟至20分钟,症状以麻痹为主,初起为唇、舌、指尖麻木,随后腿、颈麻木,运动失调,伴有头痛、呕吐,最后出现呼吸困难。膈肌对此毒素特别敏感,重症者12小时内呼吸麻痹死亡,病程超过24小时者则预后良好,病死率5%~18%。目前对贝类中毒尚无有效解毒剂,应尽早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及对症治疗,设法排除毒素。 

        4. 毒蕈中毒。 

        毒蕈又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毒蕈中毒大致分为五种类型:①胃肠型,主要为胃肠道症状,经治疗病程2~3天,死亡率低;②神经、精神型,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重患者可出现精神错乱、幻觉等,死亡率较低;③溶血型,有强烈的溶血作用,一般死亡率不高;④脏器损害型,中毒严重,损害肝脏和肾脏,死亡率甚高;⑤光过敏性皮炎型,中毒时身体外露部分如颜面出现肿胀、疼痛。

  预肪毒蕈中毒的最根本的办法是勿采摘自已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 

        5. 含氰甙类食物中毒 

        含氰甙类食物有苦杏仁、白果、木薯等,其中以苦杏仁中毒最多见。氰甙是一种含有氰基(-CN)的甙类,可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氢氰酸(HCN),氢氰酸为原浆毒,人体吸收后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结合,使呼吸酶失去活性,氧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导致组织缺氧而窒息。主要症状有口内苦涩、流诞、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于几小时或更短时间内死亡。病情的轻重与食入量、空腹程度以及年龄、体质等有关。空腹、年幼儿及体弱者中毒症状重。儿童病死率高。

  预防措施主要加强宣传教育,勿食苦杏仁,吃含氢氰酸类食物必须加热彻底,使氢氰酸挥发掉,例如杏仁豆腐经水磨粉煮熟,使氢氰酸在加工过程中充分挥发,故不致引起中毒。
6.当心鲜黄花菜中毒

  黄花炒肉,味鲜色美,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但是,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有很大毒性的物质,能强烈刺激胃肠和呼吸系统。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1~2两),即可引起中毒。一旦中毒,便出现咽干、烧心、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现象。

  为预防鲜黄花中毒,每次不要多吃。吃时,应先将鲜黄花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后甩净水再吃。

  干黄花菜由鲜黄花菜经过蒸、煮、晒干而成。在加工过程中秋水仙碱受到破坏,吃前又须用水泡,所以,吃干黄花菜不会中毒。

 7.发芽土豆龙葵素中毒

  土豆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土豆肉中含量极微,一旦土豆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土豆,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以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

  如果?豆发芽不严重,可将芽眼彻底挖除干净,并削去发绿的部分,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土豆中的龙葵素便溶解在水中。炒土豆时再加点醋,烧熟烩烂就可去掉毒素。

 8.扁豆(四季豆)中毒

  生扁豆里含有一种毒蛋白,具有凝血作用;另外还有皂素,它多在豆的外皮里,是一种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并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立秋后的扁豆里含这两种毒素最多。如果扁豆烹煮不熟,人食后1~5小时后就会引起中毒,轻者头晕、头疼,重者恶心、呕吐、腹痛。为预防中毒,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焖透。吃凉拌扁豆,也需将其煮熟后再拌。

 9.黄豆没有煮透不能吃

  生黄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作用,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这种物质比较耐热,需加高温煮熟后才被破坏。所以黄豆一定要煮透了再吃,否则就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同样道理,豆浆也必须煮沸后才能喝。

 10.不能吃没腌透的菜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由于盐量不足,加上腌制的时间不够,没有腌透,某些还原菌大量繁殖,使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人吃了这种没腌透的菜,亚硝酸盐便随之进入血液,将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血红蛋白,大大减弱了正常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从而出现体内缺氧,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