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电信“云网融合”战略,践行“全光网2.0”理念,中国电信研究院作为主要单位完成的“中国电信一二干融合ROADM网络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获得2021年度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01 一步一个脚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骨干全光网
光网络作为基础承载网络,过去三十年支撑了互联网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是中国电信实现“云网融合”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过去几年,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光网络团队和集团各业务部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率先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一二干融合ROADM全光交换网络:
2014 开始探索研究基于全光交换的骨干传输网络建设方案。
2016 编制形成了国内第一个ROADM设备的企业技术标准Q/CT 2620-2016《中国电信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OADM)设备技术要求》,开启长江中下游区域ROADM骨干网络的建设。
2017 中国电信在光网络研讨会(OptinetChina)大会报告上首次提出“全光网2.0”的概念,指出当传输和接入都实现光纤化,交换层也引入ROADM等全光交换技术后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全光网。同年,中国电信建成长江中下游区域ROADM骨干网络,标志着“全光网2.0”新时代的开启。
2018 中国电信在全球最高水平的光纤通信学术会议OFC(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大会报告(Plenary Speech)上首次明确全光网2.0的主要特征。
2019 新建成华北和华南两大区域ROADM骨干网络。
2020 新建成西南、西北和东北区域ROADM骨干网络,至此形成一张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所有省级行政区的一二干融合的基于ROADM技术的骨干全光交换网络(华北区域ROADM与长江中下游区域ROADM合并形成新的华北区域ROADM),覆盖了近200个城市和多数大型数据中心,包括440多个ROADM节点和1600多个光放大节点,标志着全光网2.0在骨干网层面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02 五大创新,实现技术及应用引领
一二干融合架构创新,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时延:创新提出一二干融合架构并规模部署,提升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降低时延。减少了路由迂回和背靠背的电层中继,中国电信科学家韦乐平高度评价:“网络架构扁平,实现了一二级干线融合,业务配置效率大幅提升”。
大容量超长距全光传输技术创新,夯实云网融合带宽基石:引领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创新,夯实物理层基础网络底座。现网无电中继距离达1500km。
智能全光交换技术创新,提升业务开通和维护效率,提高鲁棒性:率先提出智能全光交换技术并规模应用,提升业务开通和维护效率。智能光层快速恢复,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
低时延、大带宽、差异化传输专线产品创新,实现十亿元以上业务增收:创新研发低时延产品并发布应用,为客户提供时延SLA差异化服务。自主研发低时延产品,申请1项软件著作权,并在现网使用。
高品质全光承载创新,实现中国电信云网关键技术指标行业领先:创新研发高品质全光网,为业务生存性和可用率等品质提供保障,助力构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两次规模建设,助力中国电信骨干网内平均时延降低超过4ms(>10%)。
03 源于国家级科研课题,高水平知识产权成果突出
在多项国家863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和中国电信技术研究项目支持下,项目产生了一大批突出的创新成果:
?率先提出并引领行业践行全光网理念,完成《中国电信全光网2.0技术白皮书》,柯瑞文董事长在2021年智博会发布。
?在光通信行业顶级国际会议OFC2018上作大会报告(Plenary Speech),这也是国内产业界的首个OFC大会报告。
?项目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受邀并成功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包括行业顶级期刊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SCI,影响因子大于11)、行业顶级学术会议EI论文多篇。
?编制我国首个ROADM技术企标和多项行标,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04 成果落地,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在本项目成果的指导下,中国电信建成全国首个、国际领先的一二干融合ROADM网络,实现产业引领;截止2020年底,节省投资30%(约8亿元),降低功耗和机房面积30%以上,拉动各类高品质传输专线业务创收18.3亿元;支持中国电信骨干云网质量在低时延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行业领先(源于工信部工作简报)。
05 展望未来,全光网将持续纵深发展
在“云改数转”战略指引和“云网融合”目标架构下,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全光网络的建设,面向全光网2.0的架构扁平化、网络全光化和运营智慧化“三化”愿景,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使全光网具备全光传输、全光交换、全光接入、全光承载、全光智治和全光云网等“六大”全光目标技术架构特征,实现2025基本成型、2030稳定成熟的两阶段演进目标,形成一张架构稳定、全网覆盖、低碳节能、行业领先的全光网络。
集团科技进步奖是对项目团队过去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对团队后续的研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网络团队将继续坚持光通信领域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发展方向,牢牢掌握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动中国电信全光网络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构建坚实的网络基础。
供稿 网络技术研究所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