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宇通信于 2022 年 9 月 21 日下午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主要内容如下:
一、参观公司展厅,公司简要介绍了发展历程及各业务产品
二、参观公司微波暗室。
三、互动交流。互动交流中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公司在新能源方向的布局?
答:2020 年,公司提出了“双擎驱动,两翼支撑”的发展战略,双擎是指射频通信和光通信,两翼是新能源和通信专网。目前新能源业务主要有智能换电柜和通信机房节能储能系统。2019 年、2020 年,公司连续中标铁塔公司的电动车智能换电柜产品项目,都是第一份额。未来公司围绕能源柜将在三个方向做延伸。第一是开拓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市场;第二是维护好存量能源柜基础上做共享服务;第三是基于换电柜技术,投入 PCS、计量柜产品的技术开发。 5G 时代,客户对于节能和储能有很大的需求,公司已布局通讯机房光伏节能方案和站点储能,目前已与合作单位有相关试点,接下来将在西部地区作规模化推广,明年有机会在全国大规模应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请介绍下公司车载天线业务?
答:车载天线技术成熟,此前主要客户为华为和中兴通讯,将来有机会拓展车企客户,但截至目前暂未直接与车企合作。
3、谈一谈公司在市值管理的规划?
答:公司希望通过合规、良性的市值管理稳定公司股价,创始人专注公司经营,力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及业绩改善回报股东。2021 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 8.12 亿元,今年根据市场变化,将募集资金投入下一代高性能天线项目,新产品有望在欧洲市场显著提升公司基站业务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加大卫星通信相关产品研发投入,关注相关领域前沿技术,争取将其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
4、公司研发团队组成情况?
答:公司研发团队以吴中林董事长为代表,共有研发人员约 400 人。吴中林先生是中国第一面板状基站天线发明者,是通信领域领军科学家;公司董事刘木林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硕士,深耕通信领域 18 年,拥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微波天线事业部总经理刘科种博士管理能力突出,是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自接手事业部后微波天线业务实现扭亏并保持盈利,团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
5、高管团队的激励政策有什么规划?
答:因二级市场波动,公司前期做的一些股权激励没有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公司今年回购部分股份也是出于对高管团队激励的考虑,可以留意公司后续相关公告。
6、公司为什么没有布局手机端/C 端卫星通讯产品?
答:公司目前与华为主要合作集中在微波天线、基站天线、授时定位天线领域,和华为手机并无合作。公司认为商用手机卫星通讯应用场景有限,未来将重点投入到卫星地面站和地面通信终端领域。
7、公司中报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答:公司 2022 年上半年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光模块业务毛利下滑、天线业务毛利亦略有下滑;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今年上半年项目利润也造成一定影响。
8、公司全行业排名第六,市场占有率 3%是全球还是国内?
答:目前基站天线的市场排名缺乏权威统计,公司预估全球基站天线市场规模约 300-400 亿元。就市场占有率而言,公司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9、公司未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机会主要在哪些方面?
答: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海外同行的下滑,预计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整体市占率会提升,未来主要靠公司下一代高效率天线拓展欧美高端市场;印度市场是明后年的重要机会,公司与爱立信合作,预计在印度会有较大增长;今年新进入非洲第一大运营商 MTN,也将在非洲和 MTN 其他分支产生规模订单。国内方面,今年公司时隔六年再次中标中国移动集采,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需求旺盛,做好中国移动的服务,有望为公司未来几年创造大额收入。
10、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和其他并购的规划?
答:公司未来几年主要是聚焦主业,目前投资者对公司资产结构、创新能力和行业赛道也较为认可,短期没有多元化、跨界并购的考虑。
11、公司在营销方面是否有进一步的规划或展望?
答:公司一直有致力推进海外市场客户营销队伍建设,重点把握大客户优质订单,着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在疫情持续、俄乌战争、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公司保持盈利,现金流充裕,抗风险能力优于同行业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
12、目前 5G 信号体验不太好,基站建设进展情况?
答:据工信部最新统计,今年截止 1-8 月,新建的 5G 基站共 67.7 万个,预计 2023 年建成 5G 基站不少于 240 万个。5G 基站建设可以分为热点覆盖、大规模建设和补盲三个阶段。5G 基站建设成本、建设数量、能耗的相较 4G 大幅提升,运营商 5G 基站建设投资收益一般,5G 基站建设规划也较为平缓。目前 5G 网络建设尚未完全覆盖,接下来进入补盲阶段,如要实现比拟 4G 网络的覆盖,后续市场需求依然很大。
13、公司投资并购方面效益如何?
答: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偏向保守、谨慎。公司 IPO 后,首先通过并购芬兰 PRISM 公司,同时吸收、引进钣金滤波器新技术。2017 年,公司并购了西安星恒通和深圳光为,进入卫星通信和光通信领域,因剥离军工的考虑,公司于 2017 年出售了星恒通。2017 年至 2019 年,深圳光为为公司业绩作出了较大贡献。2020 年,公司参股千通科技,主要基于打造无线通信全程全网的考量。2021 年,公司与英飞尼迪资本共同设立“珠海市英飞通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充分利用外部专业团队力量推进公司业务战略布局与产业的整合。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