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冲击下的传统运营商该如何自救?

讯石光通讯网 2015/3/18 16:28:02

  ICCSZ讯(编辑summer)运营商面对互联网冲击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去年春节,微信红包打了一场漂亮战,春晚与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的结合也足以说明这场红包暴风雨有多激烈,而另一头,传统运营商却只能暗自神伤,语音通话和短信都被冷落了,最近新的通信经济运行情况出炉了,2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593.9亿元,同比增长23.3%,比上年同期增速高9.7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完成866.5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低3个百分点。尽管4G用户不断地增加,却避免不了收入增长下滑的尴尬处境,这样的下滑与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电话通话量降幅收窄、移动短信业务量收继续下滑有着紧密的联系。

  转型之路漫漫长

  作为传统运营商的三大巨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一直以来都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语音通话和短信,这向来是三大运营商的传统基本服务,但却被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微信的横空出世让传统运营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向不差钱的运营商被互联网逼到了角落,OTT服务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和计费,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根本无法触及管道中传输的巨大价值,这对于运营商的核心业务来说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运营商的转型更加迫切了。

  传统运营商是不愿意沦为纯管道商的,但是目前又还没能想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曾经语音通话和短信业务的垄断性让三大运营商都太过安稳,如今的冲击对于他们的创新进取是一件好事。

  对中国移动来说,他们早就不满足于只做传统运营商了,中国移动投入了巨大的“三新”融合通信,也就是新通话、新联系和新消息,更成立了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整合旗下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五大基地业务,后续可能还会引入民间资本,试图用互联网化机制来运营互联网业务。而中联通和中电信目前还没有看到大动静。前段时间传出来的中国移动短信将以流量计费的消息,尽管后来中移动否认了这个消息,但却也承认了短信数据流量化是大势所趋,说明其已经意识到了目前短信业务的处境,但是单凭中移动一家实在也无法挽回,更何况现在是4G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三大运营商面对着建设基站,加快组网的任务,如何处理传统业务还是个问题,只能说传统运营商的改革之路还漫漫长。

  学习互联网思维创新

  运营商转型并非不可,学习互联网的思维就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第一,渗透免费理念,电信运营商过于纠结于以往的传统业务付费+增值服务付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崇尚免费理念的当下,传统运营商也应该要逐渐抛弃事事要收费的观念了;第二,可以推出可与互联网聊天工具抗衡的聊天软件,创新的聊天工具,替代传统的语音通话和短信业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三,激发流量消费,去年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爆发式增长,手机上网流量贡献近九成,受4G移动电话用户快速增长、春节期间新型互联网拜年方式的流行等影响,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流量的激增预示着运营商可以抱流量消费的大腿,如何激发流量消费,也是运营商该去思考的问题。

  运营商的转型还是在于加深流量经营、互联网经营与移动互联网经营,而且在应用行业和内容之间要加深互动合作,对于现在的传统运营商来说,已经过了能继续吃老本的时候了。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