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
有小伙伴抱着“春捂秋冻”的信念
依旧每日短衣短裤凉鞋
殊不知秋冻也是极其有学问
并非哪里都能冻
也并非谁都能冻
“秋冻”的原理
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容易染上疾病。
“不能“秋冻”的五个部位
①头部秋季头部不宜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②颈部要注意保暖,否则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③腹部保暖至关重要,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
④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⑤脚部保暖保健康,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不能“秋冻”的5种人
①心脑血管病人
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节不但不应该秋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
建议:有心脑血管旧疾的老人,每天起床前要注意放慢动作,睡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可先在床上躺几分钟,顺便动动手脚,抚摸一下脸部,让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然后再慢慢地起床,动作不能太快,防止血管骤然收缩。
②哮喘、支气管炎病人
哮喘病人对季节气温、湿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另外,食物和空气中的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
建议:“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人,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感冒,因此保暖对他们很重要,要及时地增减衣物。另外,这类病人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多吃补肺和补肾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可以把黄芪当便茶饮用。有哮喘、支气管炎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
③胃病病人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于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冷空气骤袭了胃肠,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而且有些人在深秋还吃冷饮,有些人则喜食辣椒等辛辣食物,这些饮食习惯都极容易引发胃病,尤其要注意。
④溃疡病病人
患有溃疡病的人不宜秋冻的原因是,人体受寒冷的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的胃溃疡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⑤老寒腿病人
老寒腿患者在受寒时会使症状加重。老寒腿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下蹲时疼痛加剧。得了老寒腿病的老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保暖。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