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迅公司两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通过验收

讯石光通讯网 2005/11/1 9:06:58


    2005 年 10 月 27 日,受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公室委托,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在武汉对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两项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喇曼光纤放大器》和《大功率超幅射发光二极管》进行了验收。

    验收专家组首先听取了项目组负责人江山、付成鹏分别对项目所作的总结报告和会计事务所所作的两个项目的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审查了验收资料,并现场考察了生产线。经过认真讨论,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两个项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计划任务书要求,全面完成了任务书的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希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信息产业部继续给予滚动支持,尽早开发出另一类新型器件并实现产业化。

   《喇曼光纤放大器》项目组通过两年的攻关和建设,取得优异成绩:

    该项目研究采用偏振合波与消偏技术,可减少泵浦个数,降低器件成本 30%~40% ,具有高的性价比;通过泵浦波长优化配置,泵浦功率可调,实现喇曼放大增益平坦;研制成果所用的大部分元器件实现了国产化,具有自主技术;具有安全控制和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属国际首创;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光通信工程,获得成功,并开始批量投放市场。 完成了喇曼光纤放大器生产线建设,年生产能力达到 500 台,累计实现销售额 1050 万元。

   《 大功率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项目组开发出性能 SLED 器件,取得多项技术:

    在材料生长工艺技术上优化了量子阱结构,拓宽了器件的光谱,提高了器件的输出功率;同时从单片 MOCVD 外延生长转向 3 片 MOCVD 外延生长,提高了产率;在管芯结构工艺技术上开发出吸收区技术 , 攻克了管芯端面超低反射率镀膜的技术难点,有力的提高了生产的成品率;优化了组件的封装结构,改善了器件的热稳定性,减小了器件输出功率随环境温度而产生的变化;开发出符合光纤陀螺、光纤应变传感器等应用场合需求的高效率保偏光纤对轴耦合封装技术;在以上改进现有技术、提高技术指标、提高成品率和工效基础上,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建设了年生产能力 4000 只的中试生产线,开始小批量投放市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申请了 4 项专利;

    两项产业化项目的成功通过验收,表明光迅技术在光电器作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又迈上新的台阶,为光迅公司又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您的网络更可靠添砖加瓦。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