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EPON和GPON两种PON家族的光纤接入技术诞生以来,围绕着二者优劣性、适应性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讨论络绎不绝。随着光纤接入市场的升温,EPON和GPON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作为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PON芯片制造,国内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近日,由杭州钦钺科技有限公司(KTT)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EPON终端芯片即将正式投产,意味着中国将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PON市场走向依然扑朔迷离
中国FTTX市场目前仍以EPON技术为主流,中国宽带市场主导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多次进行EPON招标。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启动了全球规模最大的1100万线EPON设备招标。中国移动出于差异化竞争的考虑而选择GPON,但某些省区仍采用EPON。
但是,随着GPON日趋成熟,GPON的呼声日益高涨。GPON支持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成本并不高于EPON。而从运营商来看,除了EPON之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逐渐开始GPON试点。因此运营商的态度似乎还不确定,这让PON市场的未来走势变得扑朔迷离。
EPON与GPON芯片商对比
从PON芯片供应商来看,目前在中国EPON主流供应商只有三家,即PMC-Sierra、Teknovus和Cortina,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而GPON的芯片供应商则有Broadlight、PMC-Sierra、Broadcom、Marvel、Cortina、Hisilicon、Infineon、Ikanos等多家。
对于芯片企业来说,自身研发PON芯片是一个新的挑战。此次KTT EPON芯片研发成功,一旦实现规模量产,将为EPON接入设备生产商提供更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核心部件。同时,也将使EPON部署在芯片方面具备本土优势。
PON设备市场剧增 芯片商之契机
市场调研公司Infonetics最近发布了亚太地区PON设备市场的调研报告。报告全方位调查了主要厂商的EPON、GPON、WDM-PON,在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主要市场的出货量和营业收入等情况,分析认为亚太地区PON设备市场在2008年~2013年间将强劲增长两倍以上。
中国的PON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它的趋向将关系到相关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如何在中国市场抓住新的机遇,将是芯片厂商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讯石报道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