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5月17日,第六届硅光产业论坛(SiPC China 2024)在武汉光谷圆满举办。本届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光电子行业400余人,探索光电子芯片的技术进展和算力网络光电互联挑战,以硅基光电工艺平台建设和探讨。
在平行论坛《算力硅光》上,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副总郜定山发表了《面向800G/1.6T硅光引擎技术》的主题演讲,演讲提到了硅光引擎技术分析及市场展望。郜总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法PHOTONET光电联盟,中方主席、IET Optoelectronics期刊副主编。
驿路通 科技副总 郜定山
演讲说到,光通信未来发展目标将是构建一个高动态、大带宽、大规模光网络,其对光器件提出了向小型化高度集成,低功耗,智能化,可编程的要求,其关键技术突破是发展的关键,比如说光芯合封,光电合封,对封装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硅光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厂商从分立器件向混合集成发展,特别是硅光引擎技术的引入,解决了光模块中几乎全部的光路问题和大部分光电问题,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成本随之下降。
郜总表示,目前数据中心应用的光模块中,光引擎展现它独特的一些优势,已经占据了400G以上高速率市场份额。郜总认为硅光技术会成为光通信领域的一匹黑马,在未来几年展示越来越多的技术优势。
而传统的光模块到硅光引擎技术的演变大致分为这四个步骤。第一步:硅光器件逐步去替代分立的光电元器件;第二步:利用混合集成技术及单片集成技术;第三步:把光有源无源器件集成化,最后到光电全集成,Intel已经在做相应的部署;第四步:硅光技术未来应该向智能化,芯片可编程发展。
硅光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障碍表现为硅光器件性能问题、测试流程复杂、标准化方案缺乏。目前,硅光技术正从混合集成向单片集成发展,实现器件的多样化组合和部分集成。在演讲中,郜总以一个QSFP-DD800产品工作原理框图及示意图来阐明光引擎的技术解析,表明随着技术的发展,光模块架构变得越来越简单。
市场应用方面,AI算力的兴起驱动光模块大量应用,尤其是新建800G数据中心需求,未来很快演进至1.6T速率。目前,下游企业已提出1.6T光模块需求,预计2024年进行测试和认证,2025年实现规模化生产。AI算力推动光模块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英伟达、谷歌和亚马逊可能成为主要客户,在理想情况下,英伟达的H100与1.6T光模块的比例可能达到1:12。
最后,演讲总结到,数据中心、5G承载网、光传感等市场将为硅光打开增长空间。面向800G、1.6T传统光模块面临性价比和功耗挑战,高集成高速硅光芯片因成本和功耗优势成为更佳选择。Intel针对5G前传市场推出了能在-40℃~85℃工作的100G收发器,支持10km单模光纤链路。硅光技术在光传感领域同样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和消费者健康监测诊断应用方面。
关于驿路通科技
驿路通拥有以硅光引擎、FA光纤阵列、AWG波分复用器、ODN光分配网、FBG光纤光栅、芯片精密加工等六大系列产品为核心的基础工艺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平台。公司聚焦光通信产业上游,主营产品应用于光纤到户、数据中心建设、5G建设、激光雷达等领域,今年预计联合硅光芯片公司推出集成度高性能优异的硅光引擎产品,如 400G /800G FR4 RX光引擎,集成波分接复用器和PD阵列等。
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由行业的资深专家组成,拥有多年的营销和管理、前沿技术研发经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获得了216项专利,其中8项国际的PCT的专利,平面波导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近几年来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项目,入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计划。公司的产品已经获得了Telcordia GR、Verizon TPR的可靠性认证和CE的认证。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