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移动基站通信的关键设备,RRU(射频拉远单元)和BBU(基带单元),二者逻辑上靠得很近。RRU下行通过同轴电缆以及相应无源器件等连接至天线,上行通过光纤连接至BBU通过CPRI协议获取信号。
一般来讲,一台BBU可以连接多台RRU。在实际应用现场,因为不同厂商的设备硬件设计不同,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中间的光纤的硬件连接方式会有所不同,长度也会因为现场情况而有差异。下图中我们的现场施工人员所在的位置,基本上是在RRU和BBU之间,最长的距离有的超过100米。
现场拍摄
最初的连接方式是每台RRU单独光纤到BBU,这样的好处是灵活方便,缺点是拉线多,耗材耗时成本高。为了优化材料费用控制和减少现场施工人员的安装耗时,分别又有了不同的Trunk室外防水多芯光缆组件方案。
下左图是Trunk室外防水多芯光缆组件直连方案,从BBU到RRU只需要一根主Trunk室外防水多芯光缆组件。这个的难点在于要做好前期的每一站点勘察,尤其是在RRU端。如果设备细节没有确认清楚,或者相对位置测绘得有偏差,则会导致现场安装不太匹配的情况。
下中图是改进的方案,通过调整增加的室外光跳线来解决直接方案的问题。这是目前比较推荐的方案,室外光跳线和Trunk室外防水多芯光缆组件通过室外耐候光纤连接器对接。
下右图也是对直连方案的一种改进,这里采用室外光纤分配盒来保护对接的光纤连接器,因为有了盒子的保护,光跳线和Trunk室外防水多芯光缆组件上所用的光纤连接器采用最常规应用的即可。
上述这些只是简单的模型,但是现场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如下图,塔高、设备多、线多,操作空间有限。再考虑上风速的影响,现场人员的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基站现场工人的安装难题,罗森伯格研发了新型多芯室外快接光纤连接器,RMC和Q-RMC。主要从几点来解决问题:体积小、重量轻、芯数多、连接可靠、即插即用。
尤其Q-RMC的插拔自锁、2秒实现对接的结构设计,为安装大量减少工时。
上述Q-RMC产品,典型的产品应用方案如下图,在塔装光纤TMFS系统(Tower Mounted Fiber System)中,可以实现基站塔上的大芯数光纤连接需求。
新闻来源:罗森伯格光纤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