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并购英国罗浮汽车案例分析

讯石光通讯网 2010/4/23 14:54:21

  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尘埃落定后,上汽集团可能已将英国罗孚汽车收入囊中。
记者近日获悉,罗孚——英国最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商公开抛出“绣球”,欢迎中国赫赫有名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接管MG罗孚,此事在英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据了解,两个月前,双方已经签了一份合作协议,内容之一是两家公司在华成立合资公司,并将在中型轿车罗孚45/MGZS的基础上合作新型轿车。  
  目前,此事还要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所以,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尚未公开。业界根据罗孚此次公布的内容判定,6月份双方签订的协议里其实已包括上汽集团购买罗孚股权的意向。 
 
  合资演变为收购  
  这是一次由建立合资公司这样平等的合作关系演变而成的收购行为。  
  罗孚公司的各种品牌曾经代表着英国赫赫有名的汽车,是英国汽车业的灯塔。然而近年来,由于决策失误以及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待遇过高,罗孚已不堪重负。英国政府、日本公司和德国公司都曾尽全力拯救英国汽车工业这最后一点“血脉”,但最终都在埋怨和质疑声中相继离去。  
 
  四年前,凤凰企业股份集团从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手中买下MG罗孚,但仍没能使其走出低谷。恰恰在这个时候,上汽集团浮出水面。 
  罗孚汽车此时认为,自己已糟得不能再糟了,中国人接管后的命运只会比现在好。  
  虽然此事早有传闻,但这几天罗孚的公开表白令人关注,上汽集团却守口如瓶。  
上汽集团新闻发言人薛浩昨天告诉记者:“我不能够给你答复。”原因是两家公司所签订的协议并没有公开化。 
 
  左擒“双龙” 右俘“罗孚”  
  上汽集团要利用“英国贵族”罗孚开辟自己的高档车市场的心思实质上早已昭然。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之一,上汽集团现有的合作伙伴为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它们分别在全球排名第一和第六。  
  但上汽集团历来缺乏高档车品牌,在一些特殊车型的细分市场中,上汽集团也有“软肋”。罗孚的引入,将有助于上汽集团在国内中高档车和特殊车市场上独辟蹊径。   

  更深的层次是,上汽集团的目标是在2010年跻身世界汽车公司前6名,为此,上汽集团的产量必须提高6倍。现在,上汽集团与大众和通用合作,每年生产60万辆汽车。但是,它需要更多的伙伴。   

  同时,上海市政府宣布筹措213亿英镑的资金以推进当地工业,包括上汽集团。因此上汽集团收购罗孚在资金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团与富士重工也在“眉目传情”,有可能合资生产富士重工轿车。  
  眼下,上汽集团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拥有500多家工厂。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仅存的整车生产商罗孚汽车正进行谈判,拟向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出售少数股股权,并且公司已同意给予这家中国公司设计和开发控制权。 

  罗孚汽车表示,上汽已同意提供资金,用于罗孚现有全部四个车型的更新换代,但汽车工程和设计将由双方新设立的一家合资公司控制,罗孚在其中拥有30%的股权。目前罗孚极需投资,以生产新车型推动销售,因为该公司老化的汽车生产线无法生产出买家心目中的理想产品。公司现金紧缺,去年的研发预算跌至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公司也已承认,如果没有与上汽之间的交易,它已没有未来。 

  罗孚汽车的发言人拒绝谈及此项交易的细节,但表示该交易的内容涵盖了制造、产品的共同开发、以及在中英两国市场生产汽车的机会。罗孚汽车称,此项交易仍有待中国政府的批准,预计获准日期为明年。

新闻来源:http://www.cctax.net/new1_iew.asp?newsid=77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