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轩网络解读多模光纤的成长史

讯石光通讯网 2017/7/31 16:49:38

  ICCSZ讯  大家都知道市场上的常规多模光纤产品有OM1到OM5这五大类,但他们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呢?这次宇轩网络带大家简单地回顾下的成长史。

  OM1

  1989年,全球互联网起源地的美国率先研制出了一种纤芯尺寸为62.5/125µm的多模光纤,即OM1线。

  特点是芯径和数值孔径较大,具有较强的集光能力和抗弯曲特性。

  OM2

  1998年,一种尺寸为50/125µm的纤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后来成了OM2。对于10Mb/s、100Mb/s或1000Mb/s的速率来说,OM1和OM2与又粗又慢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合作得挺不错的,但当10G以太网到来时,LED就不能应对了,由于传统的单模激光太贵了于是我们需要用一种新型激光——VCSEL做光源。

  特点:芯径和数值孔径都比较小,有效地降低了多模光纤的模色散,使带宽显著增大,制作成本也降低1/3;

  应用:OM1和OM2多年来被广泛部署于建筑物内部的应用,支持最大值为1GB的以太网路传输。

  OM3

  2002年,由于新光源也要搭配新光纤使用效果才能更佳,于是OM3诞生了。OM3纤芯尺寸为50/125µm,与OM1、OM2相比较,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及带宽,所以称为优化型多模光纤或万兆多模光纤。

  特点:采用阻燃外皮,可以防止火焰蔓延、防止散发烟雾、酸性气体和毒气等,并满足10gb/s传输速率的需要。

  OM4

  2009年,OM4是在OM3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模态带宽比OM3更宽,具备更佳的性能。OM4是目前传输40/100G使用最为广泛的媒介。

  特点:为VSCEL激光器传输而开发,的有效带宽比OM3多一倍以上。3、OM4在OM3的基础上进行再优化,具备更佳的性能。

  应用:OM3和OM4光缆通常用于在数据中心的布线环境,支持10G甚至是40/100G高速以太网路的传输。

  OM5

  2014年,OM5(宽带型多模光纤,WBMMF)出现了,通过结合短波分复用技术(SWDM)来减少使用的光纤数。OM5使得40/100G能够仅靠2根光纤传输。

  现在到了2017年,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多模光纤也必将不断更新换代,宇轩网络相信OM6也离我们不远了。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