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2月13日,《湖北新闻》报道光迅科技芯片研发工程师赵建宜突破国外垄断技术、打造中国芯的工匠风采事迹。
以下为报道文字内容:
湖北省总工会近日通报2022年荆楚工匠培育创建活动结果,全省共有110人被命名为“荆楚工匠”。湖北卫视推出系列报道《2022年荆楚工匠风采展》,首先认识在光发射芯片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技术的荆楚工匠——赵建宜。
在中国信科武汉光迅生产车间,赵建宜正在对可调谐激光器芯片量产做最新的测试。这颗小小的芯片可以传输120路光,每束光可以支持400G的传输速率,是我们目前100兆带宽的4000倍,相当于可支持4000个人同时上网。
2022年荆楚工匠、中国信科集团武汉光迅科技公司芯片研发工程师赵建宜:“芯片通光宽度仅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10微米宽。在头发丝十分之一的宽度上面跑120种颜色的光,相当于我们的高速公路里面有120个车道,如何保证长期稳定运转,这是我们的工艺难点。”
如果把芯片比作高速公路,赵建宜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强度够大而且能快速铺设的路面材料。
2022年荆楚工匠、中国信科集团武汉光迅科技公司芯片研发工程师赵建宜:“我们当时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去做这个实验组合,当时也没有特别明确的一个方向,我们花了非常多的精力以及投入,前后实验了六七种材料,进行了大概五六十种不同的组合,最终是把这个组合给找到了。”
赵建宜带领团队最终获得了实用半导体材料的生长技术组合配方。他们还将芯片设计中悬臂梁的硬度,从鸡蛋壳硬度提升到钢铁级别的坚硬,使用寿命达到30年。为了做到这一点,赵建宜100多人的团队分成两组,昼夜不停加速攻关,每次需要耗时4个月的流片实验,他们就做了30多次。
赵建宜同事何伟奇:“特别善于学习,给我们一些指导意见,经常组织学习一些额外的课程,给我们组员一些学习,得到更多的进步,再回馈于我们项目的研发之中。”
目前,赵建宜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我国首个可商用可调谐激光器芯片,这种芯片量产后,价格可比现在下降50%。眼下,相关5G通信设备供应商正在积极对接采购。
2022年荆楚工匠、中国信科集团武汉光迅科技公司芯片研发工程师赵建宜:“习近平总书记说国之重器必须要立足于自身,这句话也不停勉励着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不断激励自己,在尝试的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让我们国家在技术上真正实现自主可控,这也是我们青年工作者的一个使命。”
来源: 《湖北新闻》
新闻来源:《湖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