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中国线缆之光

讯石光通讯网 2008/10/21 8:59:07

    当代中国飞速发展,企业竞争不能有丝毫倦怠。亨通从线缆制造到线缆创造,曲曲折折走过了16年坚实发展的道路。

  亨通集团的传奇始于1991年。1994年底,在线缆总厂的基础上组建亨通集团,1999年集团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亨通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旗下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秉持着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崔根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光电线缆行业最具实力的旗舰,并成功跻身中国电子信息1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

  16年来,亨通的一系列举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而且对整个线缆行业甚至是中国经济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亨通即将成立16年诞辰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亨通集团和集团的英才群像。

  当人们折服于鹰击长空的雄姿时,似乎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它何以会有这样的雄姿,也很少有人能想象到它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欢乐、憧憬与向往……

  事业往往在成就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养育这个人的那片土地。

  生与斯而长于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同时,一个人也可以激活一方水土,哪怕这是一片再贫瘠和平凡不过的水土。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江苏吴江市七都镇无疑是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无数贫瘠而平凡的中国乡镇中的普通一员。

  1991年2月2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缆总厂开始筹建。

  新厂是在一片濒临倒闭的亏损农具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几百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几台老掉牙的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还有120万元债务,这就是全部家当。

  1994年3月,组建省级江苏亨通集团公司。

  1995年底,亨通集团的通信电缆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这一记录连续保持了11年;光缆年产销量跻身国内同行前5名,此后排名稳步上升,至2003年,光缆产销量居国内第二。

  1996年元月,亨通集团成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短短5年时间,亨通集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1999年,崔根良将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缆总厂改制为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使亨通的发展呈现出“光电速度”。

  是什么原因,使亨通成就为“光速”亨通?

  亨通人自豪地告诉我们,是亨通人用名牌战略打造出了亨通的“光速”亨通,是亨通人用创新造就了“光速”亨通。

  集团组建16年来,亨通人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亨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准确到位的自主创新,是亨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生命力,对于员工们的自主创新,集团专门专门立“规”,从公司“法规”的角度保护员工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

  集团组建伊始,亨通的科研生产和生活条件并非行业最优,但集团仍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顶尖的线缆专家,亨通成为国产光电线缆的一面旗帜。为什么?这是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事业。企业创新,没有钱万万不行,但有钱也未必行。重要的是亨通人很早便转变了落后的传统观念,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土壤,只有创新的亨通人才有真正的发展前途。

  2003年,亨通光电股份在上海市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到2004年底,亨通集团已拥有全资和控股公司11家,在江苏、上海、北京、沈阳等省、市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成立了技术服务公司。

  目前,亨通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也是中国电子信息100强和中国通信企业综合实力50强,还是中国最具竞争力高新技术100强企业。

  200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62件“中国驰名商标”。亨通集团的“亨通光电”榜上有名。

  中国通信传输制造企业从此实现了“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新千年之后,中国线缆产业本身也正在逐步发生着深刻的产业变化。从发展模式上来看,线缆产业的未来主流将是走循环经济的绿色可持续之路;从经营方式来看,早期的粗放经营将会向集约经营转变;从产业集中度来看,散点原始生产化布局阶段即将结束,而代之以高集中度的园区高新科技化布局。亨通集团的线缆产业要想在此时后来居上,就必须要具有超前意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本质性的格局优势。

  按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模式,靠园区化集约发展,强化节能环保机制和采用可持续性的发展体制,是亨通集团为自己选择的产业延伸准则。

  要走这条路,没有科学、高起点的规划,绝无可能。

  高起点的规划,还决定于亨通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

  在线缆的诸多产业链中,亨通究竟先迈出哪一条腿,必须依赖于科学规划;

  在线缆产业链的诸多项目布局中,如何能实现资源的互利互用、新材料的节约、生产循环链的闭合、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这一切,都将取决于前期的规划是否到位。

  亨通集团最终将对产业延伸的布局,细化到了具体项目层面。

  一份《亨通集团线缆发展规划纲要》,不仅确立了线缆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更明确了发展的具体重点项目、进度规划及风险规避措施。尤为可贵的是,这份规划采用了国际产业中最先进的线缆发展模式,对应衔接,有十分科学和详尽的全局考量,成为了此后亨通集团线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指导。

  2004年,亨通集团做出决策,将这一年定为“执行力年”,这个执行力就是亨通一直以来注重企业文化的一个连续的环节,是营造一种创新的执行文化。亨通人所说的“执行”,是一种自我暴露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行动的系统化的工作方式。这样理解执行,就必须使暴露问题常态化,解决问题机制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系统化。拿暴露问题常态化来说,领导和管理者不护短,不搞“本位主义”才能真正使暴露问题常态化。

  “发展是硬道理”。

  亨通集团成立16年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主创新,使企业由一棵小草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集团现在16家子公司,拥有3700多名员工,已形成以苏州、上海、无锡、北京、沈阳为主要生产基地,以上海为研发龙头的国家级光电缆企业集团。在国家权威机构组织的各项排名中,亨通集团高居同行榜首,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电子信息100强和中国通信企业50强。

  2004年,国外一家著名的中介机构编制出中国最具价值的500品牌中,亨通集团名列227位,品牌价值27.3亿元。“亨通光电”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

  亨通的今天辉煌,饱含着昨日的艰辛。

  “不发展难上难,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

  坚定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亨通人在这一发展理念下,坚持自我否定、不断创新,推动了企业的大发展。

  亨通人坚持在市场中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不断地变。他们在企业内部的应变核心,便是在发展轨迹中寻求核心技术、战略、管理乃至文化的个性化与不同点,走差异化竞争道路。

  亨通人在线缆科研生产中坚持人与环境共生,把东方哲学纳入到了现代生产建设中。在线缆专家崔根良的心中,没有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只能是随波逐流地做一些带有模仿性的设计,但亨通线缆的每一个科研人员者,都必须有亨通的设计思想和科研理念,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模式。

  智慧选择智慧,真诚选择真诚。

  今天的市场是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市场。

  对于一个挑战国际市场的领先企业来说,要处于市场的不败之地,必须在自主创新的开发中抢占主动权。

  在亨通科研人的研发意识里,那叫做自主创新,建功立业。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亨通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线缆科研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亨通大业,是亨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亨通综合实力的关键。

  亨通科研人员介绍说,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就是我们亨通研发进步的巨大动力。线缆市场需求越是迫切,越需要我们遵循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在只争朝夕的同时平心静气、脚踏实地,将创新型的亨通企业大厦建立在科学理性、求真务实的坚实基础之上。

  多年来,亨通的科技工作者用他们出色的创造性劳动,书写了线缆科技创新的华彩篇章,激励整个亨通人的精神。他们心系亨通、自觉奉献的爱厂情怀,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探索勇气,不慕虚华、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承先人之志,启后世之风,对于促进线缆科研、激励更多科技人员在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实践中实现了亨通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起到了无声的示范作用。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亨通科技工作者认为,现在正是精品线缆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亨通线缆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汹涌澎湃的世界线缆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建设创新型亨通企业的目标,极大地鼓舞亨通的科研人员抢抓机遇、奋起直追。

  是的,从亨通人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我们会深深感到,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的竞争态势,亨通的产品线正在进一步变长。亨通今天的作为,既是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的竞争态势,也是为了抢占未来市场的商战先机。亨通集团的扩张策略,既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更是从产业发展的格局出发。

  而且,亨通的发展充分考虑了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自觉规范自身的发展行为。在此基础上,亨通集团一方面继续在通信行业拓展专业发展之路,并与国际、国内相关行业加强合作,使得亨通集团在通信行业的产业链更加完善和合理,也更加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亨通集团多年来坚持踏实稳健地推进多元化发战略,现在已成功进入了房产置业、金融证券、热能发电等领域。

  曾有记者问亨通集团董事长,亨通集团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也曾遇到阻碍发展的瓶颈?公司这几年的稳步发展得益于什么?您认为亨通集团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深知科研艰难的崔根良说:发展就意味着困难,亨通集团的发展也是一样,在不同的阶段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又是不同的。

  创业初期,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是方方面面的,有来自科研人才和科研资金匮乏的压力,也有来自科研政策和业界认同的压力。

  在企业成长阶段,亨通克服企业发展过猛带来的科研管理相对滞后的压力。

  今天,亨通集团的压力来于科研自身,线缆的科研和发展是一个不断解决自身困难,突破自我更新的过程,必须时时保持业界领先水平。

  今天的亨通科研,所要做的就是要确立忧患意识,不断战胜和超越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敢于否定自己,不仅要否定过去错误的东西,而且还要敢于否定过去正确,但已不适合今天发展的东西。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又是今天的亨通人所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亨通这几年的稳步发展,得益于科研的前端和科研战略规划的正确无误,更得益于科研战略规划的执行有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在亨通,有很多事是让人感慨,甚至难以忘怀的。

  每年表彰,集团都有一批科研人员登台领奖,董事长等高层领导亲切颁奖,体现了集团对科技研发人员的关怀。

  再者,每年集团都要重奖线缆研发的有功之臣,使平时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接受集团的表彰,成为最耀眼的亨通明星。

  这虽然是他们集团的事,在亨通人看来,似乎是很平常,但在我看来,感受是深深的。这些年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各级政府,我们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大力的倡导科技自主创新。本是科研创新的浓厚氛围,但总有不和谐的音符。从亨通务实的科研氛围中,我们体悟到了亨通科研人员的真正春天,亨通的科研人员是亨通的真正“明星”。

  由此,我经常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在亨通的科研人员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值得我们去品味、学习呢?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们在一个民营集团的线缆领域集中精力搞科研,这本身便是一种探索,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捕捉,这意味着亨通人敢于突破既有的框架,在未知领域中自由地去施展才华。纵览亨通的跨越式发展,正是那些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在打破权威教条之后,才有所成就,使亨通事业大踏步发展的。

  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到,干任何事,都要有一股韧劲,尤其是在科研领域,成功往往是在第100次失败之后才取得的。

  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始终执着于自己追求的事业,这是亨通科研人员取得成就的不二法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亨通科研工作者的魅力必将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精神催化剂。

  聚则力专,分则势散。

  崔根良说,亨通科研团队的合力无坚不摧。这个团队有凝聚力。什么样的企业科研文化是先进的和优秀的呢?这是相对而言的,因不同企业而异,亨通集团科研的核心价值观是四句话:人品先于研发,竞合优于竞争,发展高于发财,地位源于作为。

  亨通集团的班子也是从一线科研中打拼出来的。他们的高层领导,都是通过“赛马”赛出来的。

  实践证明,亨通的科研队伍是优秀的,他们经受住了市场竞争的风雨洗礼,经受住了企业发展的多种历练。对于后来者,我们也一如既往的大胆地在实践中开展赛马,让真正的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为实践是检验队伍的唯一标准。

  在亨通的研发团队中,盛行一种“偏执狂精神”。

  崔根良董事长对这种“偏执狂精神”的理解是赞赏的。其积极意义是对亨通事业的执著。在亨通多年的发展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研发队伍都能一直保持坚忍不拔。事实上这是需要的,因为没有倒闭的行业,而只有倒闭的企业。但同时我们还要倡导基于理性的执著,而要摈弃基于感性的狂热。为此,亨通专门成立一个由7名院士和各方专家教授步加盟的“亨通集团战略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战略研讨会”,亨通为今后十年发展提出的“五大战略”,都是基于理性基础上的执着。

  时下,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难题,研发队伍的人才流动率相当高,而亨通则处理的很好很和谐。

  在崔根良看来,人才流动率的正常与否,要看所在的行业,同时决定企业的定位。一个企业适度的人才流动,吐故纳新,能有效促进机体保持活力,这是有利的。但如果人才的流动过频过繁,就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凝聚力,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刻地检讨自己,一定是用人制度出问题了。亨通集团强调科研团队的“四个留人”,分别是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文化留人,其中文化是核心,事业是关键,感情是依托,待遇是基础。这“四个留人”相互依存,文化的认同是留住人才的核心部分。

  “士为知己者死”,当属此一境界吧。

  亨通在研发团队的用人上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以训练有素的人为本,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只要能认同亨通的研发文化,训练有素,就说明他有一定的职业研发素养和技能,就是亨通要用的研发人才;另一个就是用人所长,“人人都是才,用的不当不是才”。比如思维缜密者适合做尖端研发工作;个性活跃者适合做开放式的研发工作。事实证明,基于人员测评工程基础上的用人所长,是有效开发科研人力资源的最佳方式。

  十年磨一剑。

  亨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连续数年进入中国通信企业50强、中国电子元件百强、全国电子信息百强,并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中国100最佳雇主。

  “亨通光电”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其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

  伴随国际化战略的推进,亨通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并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先后与日本、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跨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开展贸易商务和技术合作。

  作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亨通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技术创新中心,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管理创新永无止境,亨通作为江苏省首批信息化示范企业,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了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并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集团全面导入6S及6SIGMA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亨通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致力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热心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投身于地方修桥、铺路等基础建设以及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和残疾人事业等;还主动为遭受雪灾、水灾的边远地区出资捐款,为遭受自然灾害地区重建以及革命老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集团已连续多年被地方政府评为“十大纳税大户”及“十大慈善企业”。

  亨通人以“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国际优秀企业”为使命。志存高远、锐意进取,未来的亨通将是“高科技的亨通、信息化的亨通和国际化的亨通”。

新闻来源:亨通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