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场“橡皮人”
“我刚刚成年,便已饱经沧桑。”这是王朔在他的小说中一句很有沧桑味儿的话。“橡皮人”源自于王朔的小说,反映了当代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状态。
现在,这个词演变成“橡皮白领”即职场橡皮人,其指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职场人们。
为什么成为了“橡皮人”
“职场橡皮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选择用消极的态度来宣泄对工作的不满。
职场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如果不能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麻木、无所谓等情绪,就会弥漫开来。
但现在,很多制度或现实原因,会导致部分人无法投入工作。
你被“橡皮化”了吗
.你是否总在例会上很不自觉地找一个远离上司的位置?
2.在一个月内的会议上你没提出你的想法与提案。
3.在两个月内你的提案或建议没有被采纳过。
4.在三个月内的业绩上你没有达标。
5.一年之内,你没有受过任何表彰或批评,但你却不在乎。
6.公司改变管理制度,在你看来并没有切身的影响。
7.出了问题并不想自己去解决,而是等着同事来解决。
8.混混日子就可以,因为你总是觉得自己并不是处于与自己能力相符的职位。
9.在大家聚会或活动时,你大多数时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观。
1—3项:橡皮人1次黄牌警告。你开始在工作上出现倦怠或掉以轻心,开始出现橡皮化的端倪。继续这样下去,上司、同事对你的期望值会逐渐降低。
4—6项:橡皮人2次黄牌警告。你已经踏入了半橡皮化的圈套。过去曾经努力积累的形象屡屡自我破坏,无论上司还是下属,都开始对你的能力表示怀疑,而你却依然得过且过。
7—9项:橡皮人红色警报。你绝对已经是资深的“橡皮人一族”,大家连提起你的兴趣都没有了,一旦出现裁员的消息,大家都知道有你做垫底,随时把你推向这个“深渊”。
拒绝“橡皮化” 拒做“橡皮人”
——要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
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如果不能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麻木、无所谓等情绪,也就会弥漫开来。“橡皮人”现象之所以流行,是从表面上看,在职场上“刀枪不入”的心态,不容易被工作影响情绪,也就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能带来短暂的快乐。
但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心理,人还要有复原力,不痛苦并不等于快乐,越是采用麻木态度,反而离快乐越远。改变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人一旦有了抗挫折的复原力,反而能在工作中得到收获。
——给自己制定职业规划
人一旦没有目标和规划,就像打仗一样,打到哪里算哪里,就会失去斗志,因此需要给自己制定职业发展的规划,专注于所要干的事业,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工作时间越久,就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需要对职业保持稳定的兴趣。兴趣这种使人自身处于被吸引和被卷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减轻活动中紧张、焦虑和疲劳的良好方式。
——刻意哭泣,宣泄不良情绪
找到一盘悲伤的DVD,最好符合你的一些经历,然后关上手机,拉起窗帘,沉浸在伤感的情节中,让眼泪洗刷一下干燥的双目。你会发现,那些久违的悲伤,会不断涌起。你也仿佛倾倒垃圾一般,把积压的不快都排出体外,让身心轻松起来。
在职场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寻找多种不良情绪的宣泄途径,比如跟家人、朋友倾诉,有时也可以跟同事、领导交流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积极培养生活乐趣,分散对工作的焦虑和不满。
新闻来源:中国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