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日前,华为发布了2012年业绩报告,同时首次披露了接受政府补助金额。报告显示,2012年接受的政府补助为7.5亿元人民币。
聚光灯下的真身
2010年是华为的巅峰。2010年华为的净利润达到历史新高的247亿元,2.98元每股的高额分红让内部员工欢欣鼓舞,同时也让外界一片哗然。2011年华为利润开始滑坡,同比大降53%,净利润仅116亿元。而2012年,华为曾一度传出各种巨亏谣言,但是最终证明。2012年华为实现了全球销售收入2202亿元,净利润153.8亿元。
今年3月,华为首席执行官郭平在首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着重强调了公司自身的独立性,并否认了有关华为得到来自中国政府非法补贴的指控。郭平在谈到有关中国政府向中资电信企业提供非法出口补贴、以支持其发展的指控时表示:“即使补贴确实存在,获得补贴的企业也不会是华为。” 并且,郭平还否认了有关公司计划上市的传言,称华为适度的增长速度意味着公司没有必要从公开市场中融资。
然而4月8日华为发布的业绩报告首次披露了,在2012年华为接受政府补助7.5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为11.7亿元人民币。不少人根据华为披露政府补助的行为推断华为将会上市,而上市的缘由之一是为了任正非退休后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稳健和运营透明化,其次是为了开拓市场。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华为此次的披露旨在打造透明度,是又一步国际化的妙棋。对此,华为反驳道,政府补助在东西方都非常普遍。
解析政府补助用意
2011年11月,美国针对华为、中兴启动了第一轮的调查,在将近一年的调查时间里,华为、中兴的高层也与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进行过会面。而近期,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及媒体,频频指责中国黑客组织威胁其国家安全。
在这个风口浪尖,华为财报首次披露获得政府补助。对此,业内观点鲜明。
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有权决定补助对象的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补助给华为,这里面的利益寻租空间惊人,美国会说华为拿了政府的补贴来和思科竞争,这一点也就不足为怪了。更有甚者,微博上有言论说,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是绝对不敢与同行在世界市场短兵相接的。它们依赖的是高额的政府补助,赤裸裸的贿赂,以及不计成本的商业模式。这种杀人八百,自损三千的事微软、NTT、IBM是不会干的。这些邪恶的企业在世界舞台将接连不断的遭受重创,而目前非洲大陆正在觉醒。
另一方面,也有持相反观点的,有专家认为,这是华为承担国家科研课题的经费,不算多。
华为的薪酬体系是推动华为赶超爱立信等设备商的决定性因素,华为把收入的10%左右投入研发(研发投入),把净利润大部分分给员工(利益分享),把员工时间留给用户分配(服务业),是华为制胜的三大法宝。据悉,华为从154亿元利润中拿出125亿元用于奖金。
还有观点认为政府补助华为是为扶持民族品牌的。华为是世界第一大电信基站,全球70亿人,有35亿人在用华为的产品,产品涉及世界150多个国家。中兴、华为为什么被美国禁止,是因为背后有思科在烧火,因为思科统治着欧洲电信业,一旦华为进入美国,毫无疑问,思科将会不堪设想。
为应对此次外界的猜疑,华为高管再一次高度亮相解读财报,华为任正非、轮值CEO郭平、董事长孙亚芳等高管都对年报进行了解读,但是对于政府补助这一点华为高层闭口不谈。
而就在去年6月,华为董事十三大成员之一的陈黎芳在俄罗斯对路透社表示:“华为利用补贴争夺市场份额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我们公司愿意接受合法的补贴,且同欧洲国家一样,中国政府针对研究开发相关活动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华为承认参加过欧洲和中国的一些补贴计划。”这表明华为曾参加过中国的一些补贴计划,只是否认利用补贴争夺市场的说法。尽管如此,华为收到中国政府补贴这一事件已经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众口不一,至今也没有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解释。
目前,华为面临的问题表明,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的通信设备商面临的严峻的行业形势,这也注定了华为的脚步,越走越沉重。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