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编辑:Debi) 虚拟运营商,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没有基础网络而经营电信或者电信的增值业务的厂商。虚拟运营商利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设施或产品,将业务细化、个性化,通过业务代理或者分销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电信增值服务。
日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对申请虚拟运营商的企业资格评审已结束,据传虚拟运营商牌照将在年内发放,并于明年正式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此举意味着电信市场向民企开放的闸门将正式打开。
虚拟运营或助推电信业重组
多数业内分析师表示,近期进行电信重组,涉及三大运营商的重组可能性并不大,但民资逐步进入电信行业,目前的虚拟运营商是一条途径。虚拟运营商牌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积极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正成为一些民营企业角逐电信市场的敲门砖。
电信业重组追溯到五年前,2008年5月24日,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电信重组大幕拉开。此后,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从此,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如今所言的电信重组,市场解读为三大运营商的重组、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的建立以及民资逐步进入电信业。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三大运营商再进行重组应无可能。从三大运营商不久前公布的三季报来看,尽管业内人士认为,三大运营商的格局目前较难打破,但电信垄断仍为市场所诟病,民营企业呼吁进入电信业之声也一直未减。
虚拟运营商牌照年内发放 未来机遇挑战并存
应市场呼声,从去年以来,工信部就开始出台政策支持民资进入电信业。2012年6月,工信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2013年1月,工信部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对虚拟运营商业务的申请流程和企业资格等细节做出明确规定,其中就提到,每家运营商必须选择两家以上的企业合作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
2013年5月工信部公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后,电信业引入虚拟运营商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迪信通、乐语、苏宁、国美、爱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东等8家企业已就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署合作协议,他们或将成为国内首批虚拟运营商。至此,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的“虚拟运营商”已提上日程。
截至今年10月30日左右,苏宁、国美、迪信通等企业发布消息,称就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已经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另外,天音控股、爱施德也发布公告,披露与中国联通签署合作协议。苏宁云商、国美、天音控股等十多家企业都在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传言虚拟运营商牌照将在年内发放,2014年年中开始正式运营。
据悉,获得牌照的主要有迪信通、天音、乐语、爱施德在内的传统手机分销渠道,也有苏宁、国美两家连锁渠道,以及京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腾讯因为不符合“中资民营企业”的条件没有申请转售试点牌照。而红豆、万达等企因其主流业务与运营商差距较远,没有相关经验而被淘汰。
具体来说,由于虚拟运营商业务并不排他,目前至少有国美、苏宁、迪信通、乐语、阿里巴巴是分别与电信和联通都达成了合作;另外三家已经联通签约,并不排除也会和电信合作。而中国移动目前由于用户数量最大,利润最多,在虚拟运营商业务中最为保守。
得益于大环境的利好,已经有部分虚拟运营商开始行动了。据了解,国美虚拟运营商的布局规划已经初步形成。未来国美不仅要制定专项的移动通讯套餐,还将打造专属消费者个人的增值服务。在移动通信套餐上,国美将整合智能电视、CP/SP的数字电视内容及固网业务,提供“家庭智能影音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会推出智能家居产品,使家电优势和无线业务有效结合。
此前,国美已经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关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批虚拟运营商企业之一。但是对于业内人士关心如何具体开展这一业务透露信息并不多。
目前国美已经与运营商建设了50家4G家庭智能体验厅,预计2014年增加到300家以上。
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吴咸建表示,国美这个做法类似做智能家居,而智能家居未来肯定是一个大趋势。
结语
诚然,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格局很难在短期内打破,但是如今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已不是海市蜃楼。当然,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一起到来。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共有1200多家虚拟运营商,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中,虚拟运营商的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市场的7%-10%,而其他市场的规模更小,仅仅有3%左右的占比。
而在当今的中国,虚拟运营牌照的发放表面看来是给予市场更多的机遇。由于还处在摸索试点阶段,是否会遇到海外虚拟运营市场一样的瓶颈以及困境,目前尚不得知。而国内市场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机遇与风险必定共存。市场是否迎合?时机是否成熟?利润空间是否足够?这些问题都是虚拟运营商值得深思的问题。国内虚拟运营商业务看起来很美,很有前景。但目前而言,虚拟运营商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