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暗物质 百万富翁弃商从文

讯石光通讯网 2009/9/23 8:34:02

暗物质,一个陌生的名词!而为了这个陌生的“暗物质”,全球科学家呕心沥血70多年,仍未得出结果,至今仍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谜团”!

而他,一个毫无学术背景的电大毕业生,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中年人,却声称在3年多时间里取得突破!为了这个突破,他放弃了自己做大做强的企业,宁愿不做百万富翁!昨日,现居德阳的山东人李炳汉专程来到本报,带着他正在进行中的著作,否定了全球科学家70余年的研究,声称自己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突破……

剽悍

著书200万字 称科学家们错了70年

昨日下午,在工程师妻子张帆的陪同下,46岁的李炳汉专程从德阳来到本报,表示自己经过近四年的暗物质研究,已经取得关键性的突破:“科学家们都错了,方向性的错误!”

在李炳汉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记者看到了他已经写好的30余万字著作《宇宙与暗物质》,分别有“数字黑洞与暗物质”“各种粒子与暗物质”“暗物质与广义相对论”“质量守恒与暗物质”等章节,文章行文专业术语连篇,让学文科的记者感觉十分“打脑壳”。

李炳汉认为,70多年来,世界上研究暗物质的科学家,都试图用各种科学仪器来观察到暗物质,在思维方向上完全错误,“既然是暗物质,就不可能看见!他们想看见看不见的东西!完全错误!”因此,李炳汉认为只能从哲学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决定写一部200万字的著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执著

为了“暗物质” 百万富翁也不做了

李炳汉告诉记者,为了搞研究,他连百万富翁都不做了,决定为“暗物质”奉献一生。据李炳汉称,自己是山东济宁人,1980年参加工作后在电大学了机械专业。1990年,李炳汉从单位停薪留职,随后开办了一家职业培训学校,“培养了3万多学生。”有了这些原始积累后,李炳汉又开办酒楼和开工厂,挣了很多钱,“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万!”

到了1999年,李炳汉认为自己这样挣钱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随后,李炳汉关掉所有企业,离开家人,跑到威海的海边租了间民房搞哲学研究,并写了两本厚厚的著作(未出版)。2005年,李炳汉带着自己的著作去北京中国社科院请教,李炳汉回忆说:“一位专家认为我的研究很好,希望我研究科学!”回到济宁后,通过在中科院网站上查询,李炳汉认为研究暗物质的人比较少,于是决定从哲学角度对暗物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我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小百科全书》的光碟,还有很多专业书籍,每天在家研读!”李炳汉说。此后,由于长期分居出了问题,他和前妻离婚。

2007年,李炳汉通过网络认识了德阳的某水电设计院工程师张帆,并相识相恋。2009年春节前夕,李炳汉只身来到德阳,并与张帆结为夫妻。“妻子很支持我的研究,我们很幸福。”李炳汉表示。而同来的张帆则告诉记者:“我就是被他的钻研精神所打动。他现在每天都花七八个小时写他的书。”据了解,目前李炳汉靠之前的积蓄和张帆的工资为生活来源。

悬哦

“暗战”开打 他比国家天文台还牛?

为了弄清楚李炳汉研究暗物质“成就”的可靠性,和目前国际国内暗物质研究的情况,记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并请成都数位本土物理学家对此发表看法,但均被以“对暗物质研究不大了解,不方便发表意见”为由回绝。

随后,记者联系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办公室,希望采访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陈学雷,但被告知其正在韩国访问,联系不便。但陈学雷于9月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已经确定了暗物质的存在,而且是整个宇宙的绝大多数物质,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无法得知这些物质到底是什么。这个重大而又难解的问题确实可以称得上是21世纪物理学之谜。”

李炳汉以一己之力和书斋式的研究,真的可以与全球科学界的精英一决高下?真让人为他捏一把冷汗。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学教授表示:“不管李炳汉的研究方式和结果如何,他的这种钻研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记者 杨方毅 摄影 谢辉

资料链接

暗物质

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这种看不见的质量,被称为暗物质。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

据陈学雷透露,各国对于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都很重视,2006年,美国NSF(自然科学基金会)、NASA(宇航局)、DOE(能源部)联合成立了“暗物质研究评估小组“和”暗能量研究评估小组”。据了解,中国科学院最近发布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里面就介绍了中国未来40年内希望突破的四个基本科学问题,其中,暗物质与暗能量被列为第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陈学雷表示:“我国计划利用航天技术开展空间暗物质探测实验,如紫金山天文台、高能物理所等都有这方面的计划,甚至包括发射专门的卫星,并计划在四川西昌附近的锦屏山建设地下实验室,开展暗物质直接探测工作。”

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相关文章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