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编辑:Debi)今年6月初,有外媒报道称,出于多方面原因,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开始对国有大型无线运营商提出缩减营销支出60亿美元的要求。当时据消息人士爆料称,负责监管国家大型国有公司的国资委已要求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将营销费用大幅消减20%。近日关于此事又有进展,传国资委已于日前向三大运营商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在未来三年内连续每年降低20%的营销费用。预计此后三年,中国移动将减少营销费用240亿元,三大运营商总计需减少营销费用400多亿元。电信业经营模式就此迎来“大地震”,这无疑将对手机补贴、用户购机送礼品等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6月1日起,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税率由原来的3%增加到6%(增值电信服务)或者11%(基础电信服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利润可能会出现负值。此时,国资委站出来强令减少开支,引起市场上一片哗然。
行业知名博主“为国资委代言”
由于“国资委要求运营商减少营销费”遭人质疑,知名博主飞象网项立刚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国资委要求运营商减少营销费,有人责问国资委哪有这资格,其实国资委不但有资格,这还是它责任,它是出资人,它不管谁管?这对市场影响不大,既是三家都减少,促销手段少些,不过大头的苹果补贴应该全取消,有钱人不需补贴,要补得国产机、千元机。这个得立法,不允许给外国手机任何补贴。减少对国外高端手机补贴,利国利民,但是某家运营商争夺市场,它会补,别的运营商就会跟,这必须由国资委这样机构统一协调。这些问题,必须要依靠政府的手来解决。
对此,小编有众多疑问:国资委有资格管是因为它是出资人?这对市场影响不大?还有,这些问题真的需要靠政府的手来解决吗?
减少开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政府之手莫伸太长
首先,国资委只是出资人,并没有权利干涉企业内部的运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国资委一手提出的,破坏规则的也是国资委,当真是“管天管地管运营”了?
其次,这样的干涉对市场的影响很大。正是由于政府对国企制定的“保护伞”太多,导致运营商长久以来不思进取、思维僵化封闭、漠视消费者体验,如果取消政府干预,让运营商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夹缝中生存,既锻炼了运营商自力更生的能力,又对消费者可谓重大利好。就拿4G牌照来说,国内是由工信部一手下发的,根本没有市场竞标一说,假若开放4G牌照自由竞标,三大运营商获得牌照的成本就足以令其利润大降,能否自负盈亏都成问题。如果国资委不强行干预,让市场竞争良性发展,孰优孰劣都由市场自主判断并淘汰,这才是良性发展之道。
最后,出现问题很正常,但并非一定要由政府之手来解决。行政手段干预自由市场并不是明智之举,如今把政府部门的三公费用减免的模式应用到国有企业上,更是令人诧异。诚然运营商营销费用的使用存在各种问题,但采用行政干预方式限制企业运营是不可理解的,未来三年,国有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是来自民企而是来自被行政化的管理枷锁。运营商目前的窘境并不是减少营销费用就能解决的。减少开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成本高昂、利润下滑和效率低下的运营商问题,运营商提高利润和效率的根本解决之道,是降低人工成本、扁平管理层级,重视OTT的挑战并把精力放在更深层次的客户体验上。少做点广告多干点实事,资费下降比什么都强。
总体说来,国资委明确要求减营销费用是非常不合理的,尤其目前尚处于从2G\3G向4G过渡期间,营销费用波动明显,简单要求“3年内连续降低20%”与运营商经营环境不符。遑论行政手段干预自由市场竞争是不明智的。且看后续会如何发展,但愿政府之手莫伸太长。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