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光纤光缆行业整合

讯石光通讯网 2003/10/29 9:34:18
    光纤光缆市场近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行情一路下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内这个行业也很难走出低谷。 
    首先,光纤市场将持续供大于求。预计2005年国内光纤需求在  2000万公里左右,届时国内生产能力至少将达到3500万公里,再加上部分进口光纤,光纤供应过剩已成定局。当然不排除在一些细分市场上,某些特殊品种的产品需求也有可能出现紧缺情况。  
    其次,光纤光缆价格将持续下跌。在光纤短缺时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生产厂家只能逐步将产品价格上调,而当光纤供求出现平衡或过剩现象时,基于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生产厂家会以比涨价时更大的比率进行降价。预计未来光纤光缆价格将很快回落到2002年的水平。同时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G.652光纤价格最终将降至每公里20美元左右。  
    严峻的市场形势将加速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的整合,整合后的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巨头经过整合,将使其光纤光缆生产能力基本吻合。首先,有光纤(制棒)又有光缆生产能力的各巨头之间的竞争是未来竞争的主流。其次是光缆生产厂家之间的竞争。这一竞争将局限于部分细分市场。第三是相互交织的竞争。这一层的竞争指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企业间进行的竞争。由于技术实力、成本和企业规模等原因,第二层次的企业 将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光缆的最终利润来自预制棒、拉纤和成缆三块,如果需要,主流企业可以通过舍弃前两块的利润来获得或控制市场,非主流企业或者将归入某一主流集团,或者只能占据狭窄的市场难以取得发展。 
    二、技术创新和进步会进一步强化国际巨头的竞争优势。光纤技术的发展总是要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与系统、设备密切结合的巨头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系统与设备为光纤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创造了条件。一旦国内光纤与进口光纤的竞争加剧,随着来自于国外巨头的光纤技术指标的提高和新光纤的不断出现,有可能对国内光纤厂家,尤其是研究开发能力不强的企业,产生致命的打击。 
    三、整合后的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可能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集团。  这些集团的能力有可能占到整个中国市场的85%以上,竞争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制棒、拉纤、成缆合一的厂家或集团,应该会有优势。其实,中国光纤光缆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对大家都是有利的。整合后的集团必然是以现有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受其生产技术、规模、产品认知度、营销能力的影响,集团的地位难以被撼动。   
    四、光纤光缆市场将不断细分。  
    市场要求生产者提供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类光纤光缆。预计今后几年将出现新的光纤品种,光缆结构也将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要求。在这种市场形式下,只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比如具有成熟的预制棒制造技术、高效的管理体制、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等才能生存和发展。

新闻来源:中电元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