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北电和诺西达成了包括LTE和CDMA在内的无线业务收购协议,不过北电正处于破产保护阶段,该部分业务还须进入拍卖流程。正当人们几乎将诺西收购北电当成既定事实之即,爱立信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线,于上周初正式提交竞购申请,目标直指诺西近乎得手的北电无线业务,并最终以11.3亿美元的代价成功横刀夺爱。爱立信此番出奇不意令诺西猝不及防,也令阿朗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有分析师认为这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是一个好的竞争环境。当并购浪潮席卷而来,一贯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华为中兴能否独善其身?
醉翁之意在乎北美市场
对于爱立信参与竞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惊讶,认为爱立信不太可能重回CDMA市场,而其本身在LTE领域已经足够领先和强势。然而,爱立信CEO思文凯一语中的:“这项收购与前不久刚刚宣布的与Sprint达成的服务合同,使爱立信真正成为北美领先的电信供应商。”
本月早些时候,爱立信宣布与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签署了一份为期7年、价值45亿到50亿美元的网络外包协议协议。此举大大扩展了爱立信在北美地区的网络服务业务,而收购北电的无线网络资产更将进一步扩大爱立信北美市场份额。此外,北电北美CMDA业务在2008年创造了约28亿美元的营收,而爱立信北美2008年产生了27亿美元的销售额,预计爱立信此次收购北电完成后将令其北美营收翻番。
诺西阿朗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北美市场在全球无线市场中的份额超过50%。诺西作为欧洲企业,一直在北美市场难以突破,仅在北美最小的一家运营商T-Mobile中拥有少量订单,而北电一直是北美市场的重要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在CDMA明确了未来向LTE的技术演进之后,专注于LTE的诺西需要为下一步发展准备更坚实的客户基础。而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退出了CDMA,不管是美国运营商Verizon还是韩国SKT,又或者中国电信,诺西一直在门外徘徊。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全球前20大,甚至前10大运营商对诺西而言至关重要。
阿朗近年来发展陷入困境,在发展LTE方面已经在日本布局了,但在北美市场既无技术优势也无先发优势。如果能够通过购买北电获得客户资源,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北美市场,其LTE才有前途可言。
可见,对于迫切需要通过收购北电进军北美市场的诺西和阿朗来说,爱立信的优势必然会使他们的处境更为艰难,进入北美市场的路程也将变得更加漫长。
华为中兴应顺势而为
并购是通信设备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式。从前几年的阿朗合并、诺西的重组,到摩托罗拉期望通过分拆手机部门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都可以看到通信产业通过结构调整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身影。近几年,通信巨头爱立信对收购乐此不疲,此次收购北电无线业务更是出奇制胜。
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合并、收购的过程中,设备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在减少,企业规模和实力在不断加强,而国内的华为、中兴一直都是以内涵式增长为主。在国际通信设备商收购者的竞标名单上,国内知名且发展迅速的设备商华为、中兴再一次未能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证明,华为、中兴在战略制定或实施、资本运营方面与世界领先者之间的差距,仅靠内涵式增长,很难保持长期的快速、稳定增长。
收购确实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可能收购本身最终都未能取得成功,但积极的资本运作可以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率,在维持公司高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场如战场,优胜劣汰是其中永恒的真理,谁能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谁就可以笑到最后。收购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对企业的重大影响,更在于对市场格局所带来的变化。
[讯石报道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