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编辑 summer)虚商这个词最近的出现率颇高,可惜每次出现都颇有一些悲伤的情调,去年国内启动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让垄断多年的电信市场终于开了个口子,众多企业都磨掌擦拳跨入了这个看似光明的市场,可惜好的开始并没有带来理想的结果,到了如今虚商不仅没有再高调起来,反而都偃旗息鼓了,多家虚商都以倒闭终结,大规模的淘汰也让虚商迎来了寒冬。匆匆一年,虚商市场洗牌比想象中来的要早得太多。
国内虚商发展不尽如人意
随着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工信部于2013年12月26日开始,正式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截至目前,工信部共发放42家民营企业虚拟运营商牌照。不过,在43家获得牌照的企业之中,仅20家公开放号;全面放号的只有苏宁、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国美、巴士在线、蜗牛移动等少数企业。绝大部分用户被巴士在线、苏宁、阿里、京东等企业瓜分,其余十多家仍原地踏步。业界曾经都对虚商充满着期望,认为虚商将会“激活整个通信市场”,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也认为移动通信转售用户规模在2015年将达到5000万人,占总移动通信用户的3%,但目前看来,最数据显示,经过一年发展,中国虚拟运营商用户仅500万,用户数距预期的距离甚远。可见事实上,虚商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对18家转售企业的调研显示,转售企业对于当前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市场发展成效也不甚满意。对于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的评分平均仅为5.8分,处于及格分数6分之上的不足50%。
统计显示,全球目前共有1100多家虚商,在欧美市场,虚商在移动通信市场占比约在10%左右,其中荷兰占到14%、德国19%、法国10%、英国13%、美国7%,中国香港则为8%。
与国内虚拟运营商表现平庸不同,国外虚商业务在谷歌的引领下,高歌猛进。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荷兰虚商服务用户数达到840万;在英国仅Tesco Mobile一家虚商的用户数已达300万。谷歌近日宣布推出虚拟运营商服务“Project Fi”,凭借较低的价格以及灵活的数据套餐,谷歌该服务将给Verizon和AT&T带来压力。
业务创新才是虚商出路
创新是每个企业都要掌握的存活方式,尽管发展并不容易,但我国虚商也在积极寻求发展,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完善体系,探索发展的阶段。
针对当前虚拟运营商行业整体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专家表示,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电信运营商仍不允许用户携号转网,限制了用户使用170号段的积极性;二是“批零倒挂”现象成为企业“软肋”,虚拟运营商从基础运营商批发来的数据业务价格与零售价持平,甚至更高,移动转售业务无利润可言。除了商业模式创新上的乏力,虚商发展的另一大挑战来源于成本压力,包括通信资源的批发价格高、IT投入成本过高等。通过对运营模式进行根本转型,由内而外释放业务创新潜能并降低运营成本,成为转售企业当前亟需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
IBM调研结果显示,接近40%的转售企业希望转型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超过32%的转售企业则希望成为有移动互联网能力的传统企业,超过20%的转售企业希望具备线上和线下整合能力,约10%的转售企业则希望将通信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整合。整体上看,转售企业均认为超越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范畴的创新和服务能力,是转售企业转型的根本方向。
赛迪顾问副总裁孙会峰指出,虚拟运营商未来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盯准细分市场,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面向未来业务,打造移动互联网入口;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布局海外转售市场。
总的来说,虚商要持续发展,创新是不能少的,差异化将决定虚拟运营商发展前景。从全球虚拟运营商发展规律看,70%的虚拟运营商将在5年内退出移动虚拟运营市场,各虚拟运营商应把基于自身业务的差异化创新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