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郭小姐今年25岁,在私企做管理工作,本人有社保,有医保。年收入6万元,年支出3万元。 投资偏好属于中庸型。
【理财目标】
5年内购买价值50万元的房屋;另外想做些风险较低的投资,大概投入2万元。
【理财建议】
郭小姐尚未结婚,每月支出占收入的50%,支出水平偏高。从其目前的收入、支出状况看,每月的生活开支应该还有节俭的余地,建议她尽量将生活开支缩减到2000元左右,这样,每月结余可达到3000元。
首先建议郭小姐从工资结余中预留出5000元用作银行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投资,以确保不时之需。减去日常开支和保费支出,郭小姐的月均结余有3000元左右,建议拿出1500元用作股票型基金定投,预计5年后可获得回报11万元左右。除去投资的支出和其他不定期开支,建议郭小姐尽量把剩下的结余存入银行,到年末积累到一定数额可以再作投资,假设第一年末郭小姐攒下了6000元,则可按照7:3的比例投资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若郭小姐能坚持按照此组合进行投资,则预计至第5年末可获得投资回报近4万元;加上基金定投可能获得的回报,则共可获得15万元的资金,正好做首付。
贷款时郭小姐可以选择银行推出的房贷新产品,来达到省钱的目的。如工行的“按周供”,将以往按月还款的方式改为按周还款,可选择“双周”或者“单周”,这样是为了提高还款频率,使得每期还款中本金所占比例更多,利息所占比例相应减少,本金减少速度加快,因此,还款的周期被缩短,同时也节省利息总支出。另外,建议郭小姐将月供金额控制在月收入的40%以内,以免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新闻来源:光通咨询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