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DM热的冷思考
讯石光通讯网
2003/10/29 9:32:39
由于经济低迷,很多光设备厂商扎堆CWDM,然而结果却可能令他们失望,原因为何?
低迷的经济经常造就粗糙的技术,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简化版本,由于其适应了城域网普遍传输距离短等实际特点,无需使用价格高昂的放大器和收发器等设备,因此甫一出世,就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美国Cogent Communications公司就是应用CWDM的典型,该公司大多采用思科系统公司的CWDM设备,其CEO Dave Schaeffer指出,CWDM一般能比DWDM节省成本30~40%,而对于Cogent这样一直在边缘网络低效使用DWDM技术的公司而言,节省幅度更高达80%。
正是如此,CWDM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CWDM技术也成为近来颇为热门的技术之一,虽然目前从事CWDM设备提供的厂商数目还未可知,但无论像北电网络、Ciena、阿尔卡特这样的大型设备提供商,还是像Lumentis、LuxN这样的小公司都在向CWDM进军,而且像Tellabs、Movaz、Appian和Adva这样的公司也在大举进入该领域。
不幸的是,CWDM市场可能不足于使这么多厂商存活,据IDC的数据,2002年CWDM的市场总额只有1900万美元,只占到整个城域WDM市场的4%。CIR预测CWDM设备销售额今年将为6300万美元,到2007年将增加到2.4亿美元。但是除了以上两家咨询公司之外,其他市场研究机构甚至对CWDM都不屑一顾,如Dell’Oro的发言人称,CWDM市场太小了,根本不值得关注。
迄今为止,CWDM大多在端到端企业应用中用于新办公地址和城域核心连接,例如对数据存储扩展需求较大的公司等。很多设备提供商发展CWDM的目的也是将其作为未来推出DWDM的一个跳板,而对于运营商而言,也是低成本进入商业楼宇企业的一个绝佳方式,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论,随着客户对带宽的需求逐渐增加,由CWDM向DWDM的升级将不可避免。
但这种想法极有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很少有企业会真正用得上8个波长CWDM的带宽。与此同时,在CWDM市场的竞争却开始惨烈起来,由于绝大多数设备提供商都是在同样的部件制造商那里采购CWDM配件,产品日益趋同化,而由于CWDM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成本低廉,因此CWDM厂商之间的竞争慢慢地演化为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北电网络公司就是价格战的受害者,其受到了来自Movaz等小型公司的挑战。虽然北电网络拥有运营商网络建设的丰富经验,而且和EMC、SUN、IBM和HP等大型数据存储提供商关系不错,该公司刚于日前宣布SBC Communications成为其CWDM产品的客户。
北电网络的CWDM产品采用在同一平台上分别部署CWDM和DWDM的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将CWDM和DWDM系统集成在一起,虽然很多人并不赞赏使CWDM和DWDM共存的方式。
为了竞争,很多创新的方式层出不穷,随CWDM设备搭售诊断工具就是如此。由于测试、排除故障等都需要额外的时间消耗,如果某种CWDM设备具备完善的电源管理和故障诊断功能,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疑也极具诱惑力。此外,双向CWDM系统也是一种不错的创新方式,这种系统能够将两根光纤的工作由一根光纤完成。
当然,将CWDM的带宽由目前通常的2.5Gb/s向更高的10Gb/s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应该指出的是,10Gb/s和双向系统的市场都还很小,充其量不到整个市场的10%,而且其增加了不菲的成本,也与CWDM成本低廉的名分不相符。
而且,一切的创新也使CWDM作为DWDM跳板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因为客户将越来越不会再有升级至DWDM的需求了。另外,CWDM市场开始向企业进行转移,这也使企业逐渐成为CWDM设备的主要客户,无庸置疑的后果是,CWDM市场的竞争愈加惨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