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最近,通信圈内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AT&T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将其5G网络运营转移到微软Azure的云端,第一步将从AT&T的5G核心网开始,最终,AT&T的所有移动网络流量都将运行在微软Azure上。这是全球首个顶级运营商将自己的命根子——5G网络运营,外包给互联网厂商的公有云,也是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一个创举。
铤而走险还是顺应形势?
网络历来被视为运营商的命根子,代表着未来的5G网络更是如此,那为何AT&T这次如此大胆,将自己的命根子托付给一家互联网厂商呢?
AT&T把核心网迁移上公有云,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成本,二是创新。通过此前的实践证明,在云端运行网络可以提高速度、安全性,促进成本改进和创新。通过使用微软的混合和超大规模基础设施,AT&T可以大幅降低工程和开发成本。AT&T使用微软的云、AI和边缘技术,将为其提供所需的灵活性,从而快速进行创新,并推出5G支持的新服务和客户体验。
AT&T不会是第一个弃“云”的运营商。在公有云市场,亚马逊、微软、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能够抢占先机,在于其与用户的连接基于业务应用,黏性最大,而且机动灵活可随时适应甚至引领客户的需求变化;而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连接只是对于业务应用的承载能力而已,对于用户而言越来越“无感”——网络能力从4G升级到5G,网速提升了又如何,还是要通过业务的使用才能体现出来。
用户的需求是业务推动的,不是网络推动的,在针对用户的业务需求作出及时、定制、碎片化的反应方面,运营商的确不占优势。因此AT&T大胆退出公有云市场,将自身的核心网业务托管给互联网公司,通过互联网公司感知的用户需求,自动调试自身的核心网能力,反而可以在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国内运营商尚有明显优势
AT&T 退出云计算业务领域,进而把自家5G核心网迁移上第三方公有云,这对国内运营商的云业务战略有什么影响呢?
业内人士认为,云业务在美国和中国面临不同的国情与发展阶段,美国运营商做云失败进而上云,这并不能证明运营商搞不好云业务,相反,在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及发展阶段下,电信运营商做云,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现在,美国公有云市场已经进入了规模收获期,亚马逊和微软,甚至包括谷歌,这三大巨头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已经牢牢把握美国的云计算市场,运营商在这些巨头面前占不到半点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撤出云计算业务,进而把自身核心业务上云,这是明智之举。
但在中国不一样,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远谈不上成熟,前面阿里云、腾讯云等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圈的几乎都是互联网企业那片地,真正的政企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
面向政企市场的2B业务和2C业务不太一样,2B业务强调稳定性和好用,2C业务强调变化。运营商有网络资源,可以在价格上形成一定的优势,并且还有国企背书,大企业形成天然的信赖关系,而小企业把数据放到云上不用担心客户数据被偷。此外,运营商相比消费者2C业务来说,也更符合2B的业务感觉。
另外,相比于亚马逊、微软、谷歌这些技术巨头,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等云厂商的技术实力和积淀都谈不上有多强大,最起码电信运营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的。
还有一点,亚马逊、微软、谷歌在美国是可以自由搭建基础网络来连通其各个数据中心的,而在中国,阿里、腾讯、百度等企业则必须依赖运营商的网络,在网络的自主权上,运营商握有巨大优势(如中国电信正在积极发力的DCI-Box)。
新闻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