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纤市场很乱,光纤企业后果将很严重

讯石光通讯网 2011/11/30 3:42:11
       【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曾几何时,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早已拉开光纤光缆市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然而,在光纤大战的背后,偷工减料则成为光纤常态。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各个运行商采取集中采购网络建设材料,由此带来光纤、光电缆产品的价格一路下滑,而为了谋取生存利益,光纤设备生产企业只能采用偷工减料的方式获得微薄的利润。

        光纤大战的另外一个恶果就是导致光纤光缆市场的供不应求状况。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大部分光纤光缆设备生产厂商开始加班加点,甚至通过增加生产线、扩大厂区等方式增加产量。但适得其反,这些厂商的竭尽全能换来的却是较低的市场回报率。故此,光纤光缆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就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乃至整个行业的恶性发展,接着利润率低下导致企业在生长过程中的偷工减料。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武汉邮电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毛谦认为,造成光纤光缆生产企业处境堪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运营商的“反向竞拍”招标模式存在重大问题,越来越不复合中国光纤市场现状。

        运营商的“反向竞标”导致光纤制造企业竞相降价,以争取竞拍成功。据统计,2000年,1纤芯公里的光纤价格为1800元,而从2002年开始,光纤光缆的价格一降再降,到2009年这一价格已经跌倒了85元,2010年平均价格为75元,最低价格仅为55元。

        当报价低于产品的成本价时,质量问题就开始出现。有的企业使用冒牌光纤或是劣质光纤,导致了光纤质量的下降,光纤寿命缩减。运营商的这种招标模式,虽然暂时得到了价格的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财力。通信电缆线缆专业委员会顾问周中麒认为,这种模式不利于网络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不利于通信产业链的健康和谐发展。他呼吁中国光纤企业应该牵头组织课题,专门研究我国通信线缆、设备等相关产品科学、合理的采购招标模式。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