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日前公布TD三期招标结果,中兴华为位居前二,而二期中的最大赢家大唐仅名列第三。岂料屋漏偏逢连夜雨,业界同时传出大唐设备将被替换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目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连日来备受关注的大唐在上海、广州、江苏等地的前期设备可能将被替换一事,已基本成定局。从二期到三期,大唐从巅峰迅速下滑,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无法向LTE演进是关键
中移动更换前期设备一事早有征兆,6月25日内部会议上,中移动副总裁张晓铁提到,由于TD三期设备的网络质量性能优于前期设备且大量前期设备体积过大,同时也不支持软件升级到LTE,所以将于年底收工的TD三期建设中,中移动会将部分城市的前期设备更换为三期设备。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小庆也曾透露,中国移动未来60%的投资都将用于LTE,中移动明确向TD设备供应商要求二期TD设备全部支持向LTE的平滑演进。
事实上,如果不经平台升级,大唐的TD 解决方案就不能无缝过渡到TD-LTE,这对于想摆脱3G困境而加速4G部署的中移动来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与此同时,华为和中兴所设计的3G TD基站则可在同一物理平台迁移到TD-LTE。于是,中移动只好长痛不如短痛,趁早更换前期设备。
价格战刀光剑影 国企大唐手足无措
作为TD建网以来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一次招标,其结果将左右厂商在未来TD市场的地位,因此众多厂商争相报出低价。中兴报价不高于1.3万元/载频,华为报价约为1.5万元/载频,还不到TD二期招标时的一半,低至2G水平。同时,免费替换现有设备、乃至赠送GSM设备等条件不断提出。
“对地方移动来说,‘免费’的诱惑根本无法抵挡。”一位大唐人士表示,大唐对此有心无力,“大唐只有TD产品线,所以无法进行过于激烈的价格战,而中兴、华为等厂商同时有多个标准的产品线,可以通过其它领域来弥补,所以有基础来打免费的价格战”。
大唐的市场化程度不足与国有企业的身份有一定关联,作为TD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发起者,受政策便利较多。这种状态在产品研发阶段问题尚不突出,但进入到市场竞争阶段就成为限制大唐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大唐又缺乏利润积累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TD前两期设备的免费替换对大唐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招标权下移惹变数
据了解,在TD三期招标中,中移动开始实行2A+1B的新招标方式。根据此前对技术标的评分结果,中移动将8家厂商划分为两类:中兴、华为、大唐和诺西为A类;普天、烽火、爱立信和新邮通为B类。各省级移动分公司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推荐的两家A类厂商和一家B类厂商,其中A类厂商份额合计为75%,B类厂商份额为25%。
之前的招标是在中国移动的整体策划下进行,因此较好地避免了价格的恶意竞争。而在三期招标中,地方移动公司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而对地方移动来说,“免费”或者赠送的诱惑难以抵挡,大唐明显败下阵来。
[讯石报道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