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不填平宽带鸿沟 只能落后挨打
讯石光通讯网
2011/3/30 8:38:48
今年初,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Ookla测算,在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有线宽带网速测速排名中,我国仅排名第77位,平均下行速率为2.94Mbps,远远落后于排名第一的韩国(平均下行速率34.14Mbps)。
消息传来,引起一片惊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自以为宽带事业发展迅猛,表面上看,用户数量快速提升,接入速度尚可,然而,Ookla的数据将我们带回了残酷的现实: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宽带鸿沟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
国家投入了这么多人力、物力,社会各界如此高度重视信息化,可为什么我们依然落后?而这个落后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日渐加剧的宽带鸿沟,对未来世界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它将拉开国与国之间的差距,“一旦这个差距达到一个文明量级,那么,落后者就只能挨打。”
我国宽带资费是韩国的123倍
宽带标准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档次,远不是玩玩游戏、看看电影这么简单。
记者:今年以来,宽带鸿沟成了热词,那么,究竟什么是宽带鸿沟?
姜奇平: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正兴起一场面向云计算的宽带革命,宽带是其基础设施,宽带鸿沟指的是在宽带建设上,我们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收费高,二是服务差。这个差距是相当惊人的,比如我们的资费是韩国的123倍,综合对比,内地较香港地区差了一千多倍。
记者:在一些人看来,宽带就是玩玩游戏、看看电影,何必大惊小怪?
姜奇平: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宽带已成为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标志,它代表着国家竞争力。在云计算的背景下,如果宽带鸿沟长期不能填平,则我们的数据只能更多存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这将使我们处于竞争劣势,而这种数据逆差,是出口顺差所无法弥补的。此外,宽带与国民信息福利息息相关,如果每次文化消费,我们都不得不付出更多代价的话,那么国民的幸福感就会降低。
GDP不代表现代化的档次
比GDP的数量没什么意义,要比它的质量。别人是钢铁,我们是麦子,就算我们比赢了,有价值吗?
记者: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更倾向于用GDP来标志我们的现代化档次,您怎么看?
姜奇平:这个想法很幼稚。清代GDP曾长期居于世界第一,可我们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命运了吗?GDP会掩盖不同文明之间的差距,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飞跃时,我们落后了,而今天,人类正在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飞跃,我们不能再被GDP所迷惑。
记者:可能会有人这么想,GDP毕竟看得见摸得着。
姜奇平:这就和萨达姆想到一块儿去了,人类在全力发展数字文明,他还在那里埋头搞钢铁、基础建设,以为这样就能迎头赶上,结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当差到一个现代化水平时,你怎么可能不落后挨打呢?这和用大刀长矛对付洋枪洋炮,有什么区别?
信息时代应学习马克思主义
目前世界上82个国家有国家宽带战略,可我们还没有,这显得不太协调。
记者:这些年来,国家对信息产业非常重视,投入巨大,在硬件方面,我们并不落后,而且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可为什么宽带鸿沟反而加剧了呢?
姜奇平:一方面,我们在基础建设上投入多,更关注“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而对于宽带,只看到用户增长、接入速度这些表面的发展,忽视了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对生产关系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在信息时代,我们仍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把一个新技术仅仅看成是生产力,而忽视了它对生产关系的推动。只想使用新技术,而不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调整,这就会落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窠臼。把现代化只当成应用,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因为落后的生产关系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记者:宽带鸿沟加剧,是否也与大家忽略了这个问题有关?
姜奇平:我不知道是谁忽略了,我感觉老百姓一直是比较明白的。既然落后了,就应奋起直追。
应吸取现代化的教训
在目前的互联网中,中文网页只占2%,这意味着我们不太容易得到人类98%的知识与文明。
记者:宽带鸿沟加剧,是否也与我们缺乏经验有关?
姜奇平:确实有关。但我们在上一次以钢铁为中心的现代化过程中,留下了非常多的教训,我们应更多去反思。以清末为例,当年也是拼命发展技术产业,比如北洋水师的技术条件非常好,比日本强。但日本调整了生产关系,我们却没有,人家价格低,服务高。我们花了很多钱,搞出了高精尖的巨无霸,可价格高,质量低,真到实战,怎么可能不失败?
记者:有一个统计表明,在目前的互联网中,中文网页只占2%,而英文网页占80%,宽带鸿沟会不会加剧这个信息落差?
姜奇平:当然会加剧,2%的比例意味着,我们不太容易得到人类98%的知识与文明,长此以往,则我们在知识生产中只能处于非主流的地位,崛起又从何谈起呢?基础都没做好,在此之上的建设就更困难了,正是有了这个疏离与边缘化的背景,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教育中会有那么多反文明的东西。
弭平宽带鸿沟靠改革
弭平宽带鸿沟,首先应从电信改革开始,必须打破垄断,让新的生产关系适应宽带发展,这才有希望。
记者:目前宽带鸿沟已经发展到什么状况了?
姜奇平:几年前差距没这么明显,现在差距拉大了。前面已经举了韩国等地的例子,那还不是信息化最发达的地方,只相当于世界一般水平,而作为信息化的发展中心,美国异常重视宽带建设,据2月份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计划未来5年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率达到98%。美国长期目标要求至少1亿家庭实现下行大于100M,上行大于50M的宽带接入。而我国宽带ADSL接入仅普及1.2亿用户,且以512K-1M为主,平均不及1M带宽。
记者:如何才能尽快弭平宽带鸿沟?
姜奇平:还是要思考我们的生产关系是否跟上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我认为,目前最紧迫的是改革,只谈发展不谈改革,事实证明,解决不了现代化的问题。弭平宽带鸿沟,首先应从电信改革开始,必须打破垄断,让新的生产关系适应宽带发展,这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