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编辑:Debi)早在今年5月,工信部就已启动了民间投资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方面的试点工作,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同时启动虚拟运营商的招募工作。今年7月,工信部祝军称,要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年内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国推广。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本电信运营市场。
移动通信转售,即俗称的“虚拟运营商”,指自身并没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需要租用基础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和购买移动通信服务,再面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使用的虚拟运营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均是以虚拟运营商自有品牌呈现的。转售业务可以大幅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首批11家虚拟运营商牌照落地 移动版合作伙伴也将出台
12月26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即“虚拟运营商”)试点批文,话机世界、分享在线、万网、乐语通讯、华翔联信、天音、京东、北纬、浙江连连、迪信通、巴士在线等11家企业获得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而此前呼声较高的苏宁和国美却双双缺席。
工信部表示,除首批11家外,后续还将陆续发放试点批文,由于申请企业较多,工信部审批正在正常推进。此外,由于暂未收到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民营企业提出试点申请,因此首次获批的这11家民营企业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合作伙伴,不包括中移动合作伙伴。
其中,天音通信、乐语通讯、京东、万网在线、迪信通5家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签署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合作协议,华翔联信、巴士在线、话机世界3家只与中国联通达成合作,而分享在线、北纬通信、浙江连连3家仅与中国电信签署了合作协议。
有分析认为,联通和电信对虚拟运营商合作相对较积极,意在通过增加更多分销伙伴抢夺增量市场。但根据工信部要求,三大基础运营商每家必须与至少2家以上的民营企业达成移动通信转售试点合作,该“要求”的时间限制到2013年12月底,试点受理申请截至2014年7月,这意味着中国移动版的虚拟运营商合作伙伴也即将出台。具体何时出台,尚不可知。
明年中转售业务开启 或将削弱电信业垄断
理论上看,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在拿到试点批文后即可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但转售企业可能在业务开展前还需做些准备工作,如完善计费、客服系统等。因此,目前尚无虚拟运营商推出具体产品。已获牌照的虚拟运营商谁会最先推出自己的移动通信产品,尚属未知,但越来越多的企业欲加入电信领域。
根据目前的发牌情况看来,明年上半年,虚拟运营商将会陆续推出相关产品,民资的集中涌入将对工信部的监管造成较大压力。就目前各家企业的进展看来,正式启动移动转售业务都会在明年年中。
业界普遍认为,长期来看,虚拟运营商进入电信行业,将削弱我国电信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局面,激活电信市场的创新活力,刺激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大移动通信市场这块蛋糕。
有观点认为,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备受期待,与这项业务有助于激活电信市场的创新活力有较大关系。业内希望开启转售业务后,可以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行业规模,并向细分的消费者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而不少虚拟运营商也表示“转售企业确实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虚拟运营商要想走下去,必须整合既有资源,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成差异化的核心优势。否则自身难保,又何来的“打破电信业垄断”?
对于用户而言,更低资费和更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改变了此前“卖方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虚拟运营企业而言,让移动通信业务与自身主营业务实现深度整合,有望增加老用户的忠诚度,并吸引新用户;对于三大基础运营商来说,转售业务也让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762亿元,同比增长7.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674.3亿元,同比增长8.5%;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大幅增长,成为信息服务消费的主要增长动力。
尽管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格局目前较难打破,但电信垄断仍为市场所诟病,民营企业进入电信业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使命。未来虚拟运营商会否打破电信业垄断,以及能否推进三网融合的进展,都值得期待。
新闻来源:讯石光通讯网